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性创始人是谁?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8-13/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核心提示: 1936年, 毛泽东在延安跟斯诺追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时说:同时,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几乎是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那里的党的创始人之中有周恩来、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个女创始 ...
核心提示:1936年, 毛泽东在延安跟斯诺追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时说:“同时,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几乎是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那里的党的创始人之中有周恩来、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
向警予和蔡和森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三八妇女节,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此时距离向警予牺牲已经过去了11 个春秋,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青年时代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湘籍契友。
旧社会的“清道夫”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商人家庭。在青少年时代,她就已经深受爱国民主思想影响,产生了追求新知识、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立志要做“旧社会的‘清道夫’”。
向警予8岁时,在思想开明的父亲支持下入校读书,是当时整个溆浦县第一个读书的女孩子。她学习努力, 成绩优秀,崇拜花木兰式的女英雄。向警予的大哥向先钺曾留学日本,深受民主主义思想熏陶,是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之一,后在常德教书。在他的影响下,向警予开始阅读《民报》《新民丛报》等进步报刊,爱国思想渐渐产生。1911年,向警予考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翌年,转学到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4年秋, 又转学到湖南著名教育家朱剑凡主办的周南女校,并改名为向警予。“警予” 就是要时刻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求学救国。上学期间,她关心国事,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订后,她和长沙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演讲,以期唤起同胞们救国救民的热情。
1916年夏,从周南女校毕业的向警予,怀着“教育救国”的抱负, 回乡创办了溆浦女校,并自任校长。她提倡半工半读,倡导男女同校, 反对女子缠足等陈规陋习。为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她还带领学生们打扫溆浦县城的街道。这种新奇之举,在县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任校长期间,向警予为了募集修建学堂的经费,四处奔走。当地军阀周则范,看上了这个性格倔强、满怀激情的女子,想娶她做二房姨太太。向警予的父亲虽是位富商,但慑于周则范的权势,不敢拒绝, 向警予的继母则想借此高攀,积极鼓动促成此事。可是,早已接受妇女解放新思想的向警予坚决反对。她只身闯进周公馆,发誓“以身许国, 终身不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向警予不慕封建军阀的权势,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在个人婚姻问题上独立自主,实为时代女性之典范!
为追求革命理想,彻底摆脱周则范的纠缠,在蔡畅组建的留法勤工俭学会的邀请下,向警予于1919年秋离开溆浦,前往长沙。12月下旬,她与蔡和森、蔡畅兄妹及蔡母葛健豪等同船赴法,决心“求得真理,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在漫漫的海上旅途中,向警予和蔡和森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由道合而志同,萌发情愫。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的蒙达尼正式结合,其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俩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收集出版,题为《向上同盟》。随后,人们把这二人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向警予的继母得知此事,气愤地说:“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却去找个磨豆腐的!”( 蔡和森当时在法国的一家豆腐公司里打工) 向、蔡二人以自由恋爱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牢笼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进步青年的赞许和支持,并以之为革命楷模,纷纷仿效。国内的毛泽东闻知此讯,极为高兴。他在1920 年11月26 日致革命友人的信中说:“以资本主义做基础的婚姻制度,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事,在理论上是以法律保护最不合理的强奸,而禁止最合理的自由恋爱……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姻,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这里讲的“拒婚”,就是反对旧式的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结合。

本文摘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三八妇女节,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此时距离向警予牺牲已经过去了11 个春秋,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青年时代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湘籍契友。
旧社会的“清道夫”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一个商人家庭。在青少年时代,她就已经深受爱国民主思想影响,产生了追求新知识、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立志要做“旧社会的‘清道夫’”。
向警予8岁时,在思想开明的父亲支持下入校读书,是当时整个溆浦县第一个读书的女孩子。她学习努力, 成绩优秀,崇拜花木兰式的女英雄。向警予的大哥向先钺曾留学日本,深受民主主义思想熏陶,是湘西同盟会的负责人之一,后在常德教书。在他的影响下,向警予开始阅读《民报》《新民丛报》等进步报刊,爱国思想渐渐产生。1911年,向警予考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翌年,转学到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4年秋, 又转学到湖南著名教育家朱剑凡主办的周南女校,并改名为向警予。“警予” 就是要时刻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求学救国。上学期间,她关心国事,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订后,她和长沙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演讲,以期唤起同胞们救国救民的热情。
1916年夏,从周南女校毕业的向警予,怀着“教育救国”的抱负, 回乡创办了溆浦女校,并自任校长。她提倡半工半读,倡导男女同校, 反对女子缠足等陈规陋习。为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她还带领学生们打扫溆浦县城的街道。这种新奇之举,在县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任校长期间,向警予为了募集修建学堂的经费,四处奔走。当地军阀周则范,看上了这个性格倔强、满怀激情的女子,想娶她做二房姨太太。向警予的父亲虽是位富商,但慑于周则范的权势,不敢拒绝, 向警予的继母则想借此高攀,积极鼓动促成此事。可是,早已接受妇女解放新思想的向警予坚决反对。她只身闯进周公馆,发誓“以身许国, 终身不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向警予不慕封建军阀的权势,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在个人婚姻问题上独立自主,实为时代女性之典范!
为追求革命理想,彻底摆脱周则范的纠缠,在蔡畅组建的留法勤工俭学会的邀请下,向警予于1919年秋离开溆浦,前往长沙。12月下旬,她与蔡和森、蔡畅兄妹及蔡母葛健豪等同船赴法,决心“求得真理,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在漫漫的海上旅途中,向警予和蔡和森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由道合而志同,萌发情愫。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的蒙达尼正式结合,其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俩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收集出版,题为《向上同盟》。随后,人们把这二人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向警予的继母得知此事,气愤地说:“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却去找个磨豆腐的!”( 蔡和森当时在法国的一家豆腐公司里打工) 向、蔡二人以自由恋爱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牢笼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进步青年的赞许和支持,并以之为革命楷模,纷纷仿效。国内的毛泽东闻知此讯,极为高兴。他在1920 年11月26 日致革命友人的信中说:“以资本主义做基础的婚姻制度,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事,在理论上是以法律保护最不合理的强奸,而禁止最合理的自由恋爱……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姻,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这里讲的“拒婚”,就是反对旧式的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结合。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毛泽东将哪名国民党将领比作“司马师”? 上一篇:几届几中全会的届和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