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哪位皇帝?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2-11-14/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根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在贞观九年(635年)去世,而唐太宗给父亲上的谥号是太武皇帝(群臣上谥曰太武皇帝)。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驾崩,而唐高宗给父亲上的谥号是文皇帝(百僚上谥曰文皇帝)。可见唐朝皇帝的谥号此时还没有字数过多的问题。 然而在上元 ...
根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在贞观九年(635年)去世,而唐太宗给父亲上的谥号是太武皇帝(群臣上谥曰太武皇帝)。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驾崩,而唐高宗给父亲上的谥号是文皇帝(百僚上谥曰文皇帝)。可见唐朝皇帝的谥号此时还没有字数过多的问题。

然而在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上尊号为天皇,武则天上尊号为天后,武则天的政治影响继续增强。女皇武则天是一位特别喜欢在名号上搞事的政治家,结果就是李渊和唐太宗的谥号在上元元年(674年)分别变成了“神尧皇帝”和“文武圣皇帝”,谥号的字数开始增加。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而武则天给唐高宗上的谥号是“天皇大帝”(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虽然唐高宗的功绩确实不错,但“天皇大帝”这个谥号还是过分了。而武则天开了这个头之后,唐朝皇帝的谥号就开始不对劲了,比如唐睿宗的谥号“大圣贞(真)皇帝”。
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玄宗追谥唐高祖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中宗为“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唐睿宗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唐朝皇帝的谥号此后没有少于四个字的,谥号字数算是过多过滥了。
综合来讲,唐朝皇帝谥号字数过多过滥的问题始于武则天,成型于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算是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