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竹马的制作方法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2-03-14/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后汉书》上是这样记载:(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东汉以后,竹马正式成为儿童的游戏方式加以提倡。同时,融入不少的人情、政治色彩。 唐代开始了竹马入诗的新纪元。竹马,在唐代几百年的传承中,已有不少的发展与变化 ...
《后汉书》上是这样记载:(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东汉以后,“竹马”正式成为儿童的游戏方式加以提倡。同时,融入不少的人情、政治色彩。

图片.png

  唐代开始了“竹马”入诗的新纪元。“竹马”,在唐代几百年的传承中,已有不少的发展与变化。这就为唐以后的“竹马戏”“竹马灯”等艺术项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和准备了条件。

  唐以后,“竹马”演变和发展成“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各民族中广泛流行,成为中华民族艺林的一束鲜花。宋代时“竹马”之戏,除了原始的那种胯下一根竹竿或木棍的形式外,已经出现以竹篾制扎,以纸糊成的“马头”,有鼻有眼、有耳有鬃,但没有马身。骑“马”的儿童,脖子上系一带子,带下拴住“马头”。后面再接上一根长有绿叶的长竹,象征“马身”。南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说当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元夕舞队中,已出现“男女竹马”。

  竹马是由两部分组成,马头和马的前半身为一部分,马的后半身连马尾为一部分。具体做法是:先用泥制马头与马脖子的模具,然后用麻纸多层裱糊,待裱纸干后,用力从马头的中锋部位割开,取出模具,留裱糊好的纸壳,然后将两瓣纸壳对好用纸贴合好,成一个空壳纸糊带马脖子的马头模型道具,前马身与后马身是用竹片绑制一个半圆形骨架,骨架外表用麻纸裱糊多层,马尾是用麻儿制成的。在糊裱马头、马脖子和马身的外表时应用深红色或是黑色平绒布裱裹起来。

  最后装饰上用适当材料、颜色制作好的马鬃、笼头和串铃等道具。需要注意的是,前马身外表与马头马脖子部分两处连接时要留一些空间,让马头能自由上下活动。后马身与马尾连接时,要让马尾能左右活动。前后马身要留有与骑马的人有拴绑的拴扣和绑绳。表演时将马的道具绑在表演者腰部,表演者左手拉马的缰绳,右手握马鞭,碎步跑动表演时,似真马跑动姿态,它典雅美观。

  跑竹马不用自制马的道具,到文化用品商店里便可买到,很是便利,并且购置的道具制作精致,美观,装饰性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