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除了悬丝诊脉还有哪些看病方法
在我国的历史上,几千年来,医学官员使用瓷器、象牙、木头或玉石制成的娃娃来帮助古代妇女治病。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医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古玉玩偶非常逼真,躺在口袋绣床上。在古代中国,女人看病不能直接见医生,因为男女授受不亲,所以有传说中的“悬丝诊脉”。

明清时期,为了更准确地识别疾病,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医疗人偶。这个娃娃和真人一模一样。生病的女人或她的女仆需要指出疼痛在娃娃的哪里。比如胸口疼,就用手摸娃娃的胸口。痛经,就摸摸娃娃的肚子;头疼就摸摸娃娃的头。有了这个诊断,医生就能开出正确的药。
到了清末,这种医疗娃娃已经成为女性看病唯一可用的工具。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根深蒂固。男医生绝对不允许直接触碰女患者的身体,女患者在男医生面前一定不要暴露任何皮肤。然而,整个封建社会只允许男人行医。直到1879年,外国人在广东创建的教会医院首次为女性提供医学课程。当时给女性开设这些课程并不是出于女权主义考虑,而是因为男医生治疗女性患者不方便。

娃娃通常被做成一个斜躺着的女人,裸体,戴着一对玉镯,有时还拿着一把扇子。大多数娃娃都是用象牙雕刻的,但它们也是用玉、青铜、琥珀、木头或青金石等珍贵材料雕刻的。娃娃们都保持一种姿势,一只手向后支撑头部,另一只手垂在胸部或腹部。工匠在雕刻时也区分女性的年龄。已婚女性把头发盘成一个发髻,未婚女孩把头发梳成辫子或双马尾。早期的娃娃还做了女子三寸金莲,也就是封建社会的女子缠足。即使是娃娃也必须保守稳重,所以大多数娃娃都是脚上穿鞋或者用布包脚。
来自富裕上层家庭的女性有自己独特的珍贵材料制成的人偶,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女性只能使用医生的普通人偶。图中的玩偶,明代制作,用羊脂玉雕刻而成,栩栩如生。甚至放娃娃的微型床都是用昂贵的丝绸铺成的。大户人家的女人看病时,用红色的胭脂或木炭在娃娃上点痛,然后让仆人给医生。

在封建社会后期,医生仍然认为,只有通过文字和在人偶上指点,才能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痛苦,甚至有时没有文字。当时,即使是男性也不会在医生面前脱衣服进行诊断。虽然在男医生面前无害,但名医认为脱衣诊断会降低自己的地位。但是,很明显,仅指着娃娃很难准确诊断女性疾病。在古代,妇产科这种需要身体接触的医疗类别,是由助产婆和地位较低的妇女进行的,她们负责接生和诊断月经疾病。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