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做生意的人为什么叫做商人 古代统治者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但是,大量金钱一旦集中到少数商人手里,资本就会渗透到政权的各个层级,腐蚀绑架各级官员,对皇权造成巨大的威胁。
中国做生意的人为什么称为“商人”
“商人”这个词语可以追溯到商朝的商族人(商朝的贵族阶级)。商朝被周朝灭亡后,商族人成了地位最低下的奴隶。原本是风光的达官贵人,却一下子成了贱民。
后来,周朝人将他们放逐。这些商人既没有土地,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到处流浪。
时间一长,走南闯北的商人发现了机会。他们利用地域差,将东边的特产卖到西边,再把西边的好物运到东部地区销售。
商族人从事的这个行业就被称为“商业”。我国的商人与犹太人的遭遇有点类似。

为什么在古代,商人不受待见?
除了最早的商人是被俘的贱民,没有社会地位之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对商人和商业也通常采取贬低、打压的措施。
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1、严重破坏小农经济。古代生产效率低下,人就是最宝贵的生产力。如果都从事倒买倒卖的商业,谁来从事辛苦繁重的农业生产呢?
这点很好理解。实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又是实业中的支柱产业。
只有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才能从中选出足够多的男丁充军,增强国防力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
除此之外,商人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垄断细分行业的惯用伎俩严重损害小农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古代封建社会的根基。
2、无法收税。
商人居无定所,到处流窜。古代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更无法对其征税。不像有固定土地的农民。打多少粮食,就得交多少税赋,逃不掉,也赖不了。
3、商人,没有家国概念,他们眼里只有“利”。甚至有些胆大的商人竟然将铁器贩卖给北方的游牧民族,危及国家安全。

4、官商勾结,损害国家垄断利益。
“如果能获得3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冒被杀头的危险。”古代商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马克思他老人家的这句话。
皇帝越不让干什么,他们干得越起劲。境内贩卖私盐,境外走私茶叶、瓷器和丝绸,这些商人一样没落,样样精通。
为此,他们还敢将专管国家垄断行业的官员拉下马。
我国古代能拿出去换银子的只有上述几样好东西。这些也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商人的这些不法行径给统治者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结尾
所以这才有了”抑商扶农“的国策。后来有些聪明的皇帝采取“养肥了再宰”的策略对付商人。屡试不爽,沿用至今。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