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称号的历史由来
皇太妃
中国和日本尊封皇帝或天皇生母、养母或庶母及先帝妃嫔的位号。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妃是东晋晋哀帝、晋废帝的生母周贵人,周贵人在哀帝即位后,本应以帝母的身份尊为太后,却因东晋家法不容许妃嫔母以子贵登位太后,因此周贵人只尊皇太妃。
王太妃
两汉以前,王的母亲被称为王太后,或称王国太后。晋宋以后则改称王太妃,或称王国太妃[1],如唐朝唐太宗贵妃杨氏,其子李福被封为赵王,杨氏因而在唐太宗崩后被尊为赵国太妃。
太王太妃
太皇太妃
太皇太妃,是比皇太妃再晋一级的阶级,近似于太皇太后,但因属于妃的范畴,因此仍位在太皇太后之下。
汉字文化圈内只有一人曾被尊为太皇太妃,是中国辽朝辽道宗的继后萧坦思。萧坦思其母曾得罪天祚帝,萧坦思因而受牵连,被降为惠妃、又废为庶人,之后又被天祚帝召还回宫,封为太皇太妃。另有金朝萧崇妃被称为太皇太妃的记录。
清朝康熙贵妃佟佳氏,于雍正一朝以雍正帝养母孝懿皇后之妹的名义进尊为皇考皇贵妃,于乾隆一朝更以曾于和妃瓜尔佳氏共同扶养乾隆帝为由尊为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春四月初一,佟佳氏逝世。于《清高宗实录》中所记载,乾隆谕旨中称庶祖母佟佳氏为太皇太妃[2],看得出佟佳氏地位等同太皇太妃,但的确无实质册封为“太皇太妃”。
太宗太妃
越南郑阮纷争时期,郑主和阮主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后黎朝皇帝,但实质上两者均为独立的王国,各自称王。 郑主和阮主的制度是以王任数为基准尊封王妃,因此为前任王王妃称太妃,前前任国王王妃称太宗太妃。
参考书目
- 《晋书》
- 《辽史》
- 《郑家正谱》
- 《郑氏玉谱记》
- ^ 请定公主母称号状:“伏寻汉制,诸王母称王国太后;晋宋以降,则曰王国太妃。国朝酌前代典故,从晋宋之仪,王母命为太妃”
- ^ 《清高宗实录》谕王大臣等,太皇太妃溘然薨逝,太妃将朕自幼抚养,前亦曾顾复皇考。今因薨逝,朕心不胜悲伤。但太妃系皇贵妃,国家典礼,不便加上谥号。朕躬意欲持服,以稍展哀敬之心,其应行与否,著现在此处之王大臣等即行议奏。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