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唐太宗编撰的《氏族志》内容介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04-26/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在前文《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是如何衰落败亡的?》中,本鬼曾提到在汉末三国时期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在南北朝后期走向衰落,到唐朝初年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失去了主导社会的地位。 在士族门阀衰落乃至退出政治舞台的过程中,唐太宗在贞观年间下令 ...
在前文《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是如何衰落败亡的?》中,本鬼曾提到在汉末三国时期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在南北朝后期走向衰落,到唐朝初年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失去了主导社会的地位。

  在士族门阀衰落乃至退出政治舞台的过程中,唐太宗在贞观年间下令编撰的《氏族志》起到了里程碑意义的作用,给了士族门阀致命一击。那么唐太宗编撰的《氏族志》为什么是士族衰落败亡的里程碑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士族门阀主导控制社会的关键条件之一就是以血缘垄断了选官权,以至于出现了以血缘家世而非现有权势来评判家族等级的标准。比如家中高官很少的崔姓、卢姓都是一等大姓,而李唐皇族却是四等大姓。

image.png

  正因如此,唐太宗明确下令:《氏族志》评判家族等级的标准不再是血缘家世,而是现有官员爵位等级为标准。这样一来,在朝廷中没有当官和爵位的很多山东大姓的地位大幅下降,崔姓就被降为第三等。

  《氏族志》颁布后,山东、江南的士族门阀遭遇重创,只有关陇士族集团幸存。于是山东、江南士族门阀不得不依附于硕果仅存的关陇士族集团,而这些士族原来拥有的社会地位则被崛起的庶族地主占有。

  更重要的是,《氏族志》在官方层面上首次将家族地位的评判标准从血缘家世改为现有官爵等级,士族门阀维持地位的最后凭借“谱牒”彻底没用了。关陇士族也是依靠官爵,而不是血缘家世才得以幸存的。

  正因为《氏族志》创立了以现有官爵等级为主的家族地位评判标准,所以当因“废王立武”失去了官爵后,关陇士族立刻退出了政治舞台。最终在《氏族志》基础上,武则天颁布了终结士族门阀的《姓氏录》。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