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红得发紫为什么用来形容极度受宠 红得发紫说法来历介绍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04-14/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红得发紫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不过令人好奇的是,红得发紫这四个字的含义和它字面上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很多小伙伴想知道这背后的典故来历究竟是怎样的。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这段历史,顺便可以了解下古代紫色地 ...

红得发紫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不过令人好奇的是,红得发紫这四个字的含义和它字面上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很多小伙伴想知道这背后的典故来历究竟是怎样的。那今天正好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这段历史,顺便可以了解下古代紫色地位的变法,感兴趣就不要错过啦。


 

1、紫色地位的变化

“红得发紫”现在多用于形容在某个领域受到追捧或尊崇。在古代是形容某人极受信任、重视,有如日中天之意。

那为什么“红得发紫”会有这样的含义呢?这与我国古代的官服颜色有关。

紫色最初并不受尊崇。《太平御览》引《环济要略》曰:“正色有五,谓青、赤、黄、白、黑也。间色有五,谓绀、红、缥、紫、骝黄也。”意思是青、赤、黄、白、黑是五正色,而绀、红、缥、紫、骝是五间色。当然正色为尊,间色为次。

紫色甚至还被视为一种惑人的邪恶色彩。如《论语·阳货》中有句:“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可见,在孔子的那个时代人们还不喜欢紫色。

喜欢紫色可能是从齐桓公开始。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说当时齐桓公特别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结果全国效仿,五匹素绢还换不了一匹紫绢。

2、红得发紫来历

后来,民间穿紫色的衣服被禁止,《左传》中记载:“紫衣狐裘,至,坦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子。”

西晋杜预注曰:“紫衣,君服”,“三罪:紫衣、坦裘、带剑”。当时,紫色被认为是君主的服饰,老百姓穿就是一种罪过了。

汉代官服虽然仍以黑色为主,但官服上的一些小装饰已经开始以紫为贵。唐高宗时期,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深红),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则为浅青。

可见紫色为三品以上大员才能穿戴的服饰,在红之上。

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有何功德纡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这两句诗是表达自己当上刑部侍郎(正三品)的得意之情:自己有什么功德可以穿紫色的衣服呢?如果和同龄人相比,那就算幸运的了。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基本沿用唐制,只在局部略有调整。如宋朝规定四品以上服紫,五品、六品服朱。

紫色在红色之上,因此“红得发紫”其实就是指官位升迁,由四品以上逐步进入前三品大员之列,比喻官运亨通,得到皇帝的恩宠和喜爱。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