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有字有号
在我国古代,一个人的诞生之后,长辈会给这个人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所谓的“幼名”。等到长大成年了之后就会在名之外再取一“字”。《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在古代时,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后,另取一个"字"为名。
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在古代入社会之后,大部分同事和朋友,都要称他的字而不是名。文人雅士,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数上可以取一到两个字,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说起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1、并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并列的关系。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再比如,孟轲,字子舆。轲、舆在汉语中都表示都车的意思。
2、辅助,是说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3、矛盾式,即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比如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4、补充式,意思是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