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有什么作用 郑国渠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郑国渠其实最开始的确就是一个阴谋,韩王想要借此来使秦国国力衰弱,让秦国没有办法继续东出,想要保韩国安定十年。但是这一举动,就算在当时的确令秦国疲乏,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十分有利的,韩王的这个“阴谋”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损招。那历史上郑国渠究竟有什么作用,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呢?郑国渠又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秦国为何修建郑国渠
战国时期,秦国要实现统一六国、称霸天下的目的,首先考虑的是灭掉它的东邻韩国。而韩国处在秦国东出函谷关、到黄河下游地区去的交通要道,所以,韩国一直担忧秦国强大后并吞了自己。
公元前249年,秦国夺取了韩国都城新郑的重镇成皋、荥阳,韩国此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水利专家郑国,采取“疲秦”战术,让他去秦国说服秦王兴修水利,以图耗尽秦国国力。在惠王看来,这是“疲秦救韩”以求自保的好办法,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
当是的秦国,还没有大型水利工程,关中平原虽地势平坦,但灾害不断,庄稼连年歉收,民不聊生。郑国的建议很是切合秦国当时的政治意图和社会现实情况,秦王力主这项水利工程的实施,当时把郑国的建议当成了可以使秦国富国强兵、实现大统一的一招好棋。于是,当年秦国便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
2、郑国渠花费了秦国10年时间。
秦始皇刚登基那会儿,秦国已经很强大了。虽然秦昭襄王晚年秦国再次遭受联军打压,但是军事实力并未受损。
再经过安国君和嬴异人的4年努力,秦国的实力逐步提升。尤其是这期间吕不韦雄心壮志,打算帮助秦国一统天下。
韩国心里慌啊,为此送去了水利专家郑国。在那个年代,鼠目寸光的诸侯王,除了军事人才外,觉得其他人才都是次要的。
而吕不韦一眼就看中了郑国,指名道姓要郑国留下来帮他修渠。这件事恰好正中郑国下怀,郑国本来就是为了来修渠的,以此可以帮韩国拖住秦国几年。
这一修就从秦王政元年,一口气修到了秦王政十年。期间动用的民工数量没有统计,不过从郑国渠的规模来看,至少也有数十万之多。
郑国渠长300多里,西引泾水东注洛水,使得这周围的良田都得以灌溉,而且减少了水患,使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成为了天下最重要的粮仓之一。
3、郑国渠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基础。
历代文人,对郑国渠的褒奖,都非常多。因为这条渠,不仅在当时很有用,往后这两千多年,都是有利于关中百姓的,属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
除了对关中平原的百姓们有好处外,其实这条河渠最重要的一个功能,那就是让秦始皇有了一统天下的后盾。
渠成,注填于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
这是《史记》里对郑国渠的一段描述。郑国渠修建成功以后,使得每一亩地都能够收取1钟粮食。
这是古代的计量单位,1钟等于10釜,1釜等于4区,1区等于4豆,1豆等于4升。这么来算的话,1钟相当于是640升。
而平常关中亩产只有100升左右,可见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足足提升了6倍多。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而且周围4万多顷荒地得到了改良灌溉,都能达到这一产量。
因为郑国渠的出现,使得关中地区在那段时间没有再出现过饥荒之年。而秦始皇的国库里,粮食自然是成倍地增长,这也就是秦始皇吞并六国的基础。
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了,过分强调郑国渠的作用,但是郑国渠修建完成,对秦国绝对是大有好处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