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士兵头上戴的帽子有什么作用?它是由什么制作而成的?

不过,我倒觉得应该不会是假的。证据如下。
其一、《水浒传》里多次提到这种笠子,比如:“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著一把红缨。”“只见一个大汉,头带白范阳毡笠儿,身穿一领黑绿罗袄……”等等。
其二、很多当时人所画的画中,经常会有这种戴笠子的图。比如《清明上河图》上就有戴笠子的军官。在一些宋代留下来的石刻中,也会看到戴笠子的人。
其三、宋代官修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也有戴这笠子的士兵的图例。
那么,为什么宋朝军队会戴这样的笠子呢?
我觉得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样的帽子容易遮阳和遮雨。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我国古代国土面积比较小的大统一朝代。北宋的时候,燕云十六州一带都属于北方少数民族国家,北宋军队的边防线普遍南移。南宋的时候,由于在绍兴和议中割让了大片北方土地给金国,边防线更是又一次南移。这样一来,宋朝军队所处的环境,就应该主要在太阳很猛烈,同时雨水也比较多的南方。为了保持作战的时候,不被太阳晒花眼,不被雨水模糊眼,因此,戴这样的笠子是比较合适的。反而是,因为铁制头盔保温性能差,在酷热的南方不太适合。
二是从北方少数民族的帽子的引进和改造。宋代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发展得最强大的时期,由于他们经常打胜仗,因此,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些打法、着装,也引起了宋朝的高度重视。因此,北方少数民族用皮革做头盔的办法,也因此引进了南方。南方再根据雨水多太阳大等特点,把头盔改造成笠子的模样。

《水浒传》里面,称这种笠子叫做“范阳毡帽”。在宋代,范阳属于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这里很容易在贸易中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牛羊皮毛。因此,在这里用牛羊皮毛来做笠子,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三是宋代由于军队比较多,铁制头盔不能普遍满足。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宋代产铁量还是比较大的。学者陈方正先生认为,宋神宗时期,宋代产铁量已经达到12万吨。宋史专家邓小南女士认为,北宋中期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不过,虽说产铁量并不小,但是宋代军队的人数非常多,学者虞云国在《细说宋朝》中指出,宋神宗上台时,军队开支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因此,铁除了用来制武器外,用着铁制头盔并不够。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