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古代儿童都读哪类的书?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0-07-23/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用于启蒙教育书,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因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洁、琅琅上口, 特别适合儿童特点, 深受欢迎, 因而盛行于世, 并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汉书食货志》中讲, 八岁入小学, 学 ...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用于启蒙教育书,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因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洁、琅琅上口, 特别适合儿童特点, 深受欢迎, 因而盛行于世, 并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image.png

  《汉书·食货志》中讲, “八岁入小学, 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 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十五入大学, 学先圣礼乐, 而知朝廷君臣之礼。”由此可知, 蒙学教育有它明显的阶段性, 不同的阶段, 而又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因此, 所用教材的内容也不同。

  识字类课本, 这是幼童初步掌握基本文字工具和说话能力的最基本的教材。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识字课本是汉朝人史游所编的《急就篇》, 后逐渐产生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种杂字类的以识字为主要内容的课本。这些课本虽然也包含了一些自然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 但主要还是以识字和阅读训练为目的。

  知识类课本。这是主要为增加学生知识层面, 所以选材比较广泛, 但广泛中每种图书的侧重又有所不同, 有以介绍人物故事为主的, 如《龙文鞭影》, 有以介绍历史演进为主的, 如《四字鉴略》, 有以介绍自然、掌故和社会常识为主的, 如《幼学琼林》等, 应该说明的是, 这些图书的知识侧重面虽然不同, 但却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都包含有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等多方面知识, 纵观历代编选的蒙学读物, 几乎每一种都具有这个特点, 这也是我国传统蒙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这一特点始终贯穿于蒙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从而真正达到了《易经》上所说的“蒙以养正”的目的。

  儒家类课本,这是比较粗浅的儒家道理的图书。古人在这方面确实煞费苦心, 无论教师, 学者, 还是父母, 都非常重视儿童人品志向培养, 于是有关初级道德修养内容的图书大量涌现, 如《弟子职》、《弟子规》、《孝经》以及各种家训, 最具代表性的是历代所编的家训, 虽然各个时期价值观念不尽相同, 但对于做人的普遍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而为学童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进而为将来修齐治平之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不少为家庭教育的名篇。

image.png

  诗歌类课本。自唐以后, 一个人的才识往往表现在吟诗作词上, 或是抒情, 或是言志, 往往以诗词寄之。除了道德文章, 学诗属对已成为学子的必修课程, 所以先生们对学童属对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 先从单字开始, 循序渐进, 然后可以属对, 直到能做成五、七言的诗歌, 这方面除了以《笠翁对韵》、《对类》等课本入门外, 还选择了许多前人的好诗作为课本, 流传下来的有《神童诗》、《千家诗》及《唐诗三百首》等。随着学习的深入, 内容的不断增多, 同时也由于学童经过初级的学习, 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读写能力, 开始产生求知的愿望, 所以希望看一些内容较深一点的书籍, 于是出现了一些散文形式的课本, 内容多是历史和人物故事, 有些图书还配有插图, 使其图文并茂, 很能引起少年儿童的兴趣, 特别受他们的欢迎, 但是这类课本流传下来的不多, 较有名的有《日记故事》等。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