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和现在高考的区别
中国每年都会举行高考每年高考的人数也是非常惊人的,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和思维多是以西方的为主,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进入一流大学,然后在自己选专业深研,这和中国古代的科举有很大的区别。
科举制度最开始在隋唐时期被启用,在繁荣的大唐时期科举更是重中之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尤其“状元”这一词也是当时武则天发明的,唐朝时期对科举考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然后经过各个朝代才形成较好的科举系统体制。
在古代选举人才有四种科举等级,分别是院试、乡试、和会试,一是最普通的院试也称为童试,考中就是秀才,可笑的是很多人都是用一生都在追求这一荣耀。
二是每三年八月份有一次的乡试,参加乡试的人必须在这三年中有过大大小小的考试才有资格进行乡试的,十年寒窗的考生需要经历九天的考试才能结束,而且是在此期间限制你活动范围以防作弊,每个房间都是自带着厕所的,考中就是举人。
三是乡试的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也同样在乡试考试出色的才可以进行会试,最终才可以成为贡士。四是皇帝亲自做主考官出题进行殿试,能通过最后这一次的就能够得到皇帝最直接的提拔。考中前三名称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探花”第三名“榜眼”除三人之外的所有人都通称为“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科举也是分文科和武科,文科是文状元,武科自然也就是武状元了。
无论在现代和古代对于作弊这一方面朝廷都是零容忍的。每年都是皇帝亲自派人派兵进行监督考生和监考官,身份无论贵贱都在这一时期同样是平起平坐没有任何的特殊待遇,在经过进入考试之前监督考生的官兵会进行严苛的脱衣服搜身,只剩下内裤的那种,而且不是一次检查,在前面检查之后还会再次检查一遍,极端的是无论是耳朵,鼻子、嘴巴、还是屁股都会检查一遍至于夹带小抄的就很难带进考场。
还有就是代人替考这种先现象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如果被发现就会的到非常大的惩罚,不仅仅是进入牢狱还会被发往边疆进行充军。包庇的人会得到杖刑一百棍,官员发现或者私下帮助的都会进行革职。
但也有例外,大家都知道的清朝时期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大人,其实他仅仅是一位举人出身,曾多次进京赶考都没有拿上名次,这让他在祖宗上非常丢脸感觉面对不了祖宗,也是这样的性格遵守成就了一位晚清时期守边疆的重臣,有一次在新疆坚守公务的他,突然上奏朝廷一份奏折,说是要启程进京赶考参加他一直考不过去的会试,当时的晚清虽然国力衰退但科举还是在继续。
这光绪皇帝一看,这什么鬼我大清都在摇摇欲坠你还想着进京赶考,随即就破例给了他一个进士出身,左宗棠也不负皇帝给予他的众望,收复了新疆在把失去的新疆从新回到了中国的版图,但这也是少数的特例。不光古代现代也是有很多赐予给社会做出贡献得人很多荣誉教授授予某某人不在少数。
如论古代的科举还是现在的高考其目的都是为国家选拔出重要的人才,希望现在的中国在得到人才的情况下,大大利用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早日走出国家复兴之路。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