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嫁制实行于哪个时代?滕妾是什么意思
古代有种制度叫滕妾制度。一般是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规格较高的便是这种亲姐妹同嫁;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同嫁;规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滕妾了。
腾嫁制度实行于哪个时代
周朝实行的媵嫁制度, 实为后世童养媳制度之始。媵嫁制度是指贵族娶妻,在娶其姐时捎带其妹,因妹年龄尚小,故养在家中,待长大便成为夫之媵;有时 贵族女子出嫁,要一两个同姓女子陪嫁,陪嫁的女子就是媵。
出身滕侍指什么出身
氏族社会时期,国中有“媵制”,这是一种氏族首领才有资格实行的婚姻制度。即女儿出嫁时,岳家必须以同姓侄女辈陪嫁。陪嫁过去的姊妹或女奴,自然属于媵妾,而姊妹媵妾的身份比女奴要高,那就不必多说了。
滕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等等。这样的制度在战国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比如孙权的母亲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给其父孙坚。
从政治角度讲,这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作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没有生育,那么滕妾取代她的位置,以滕妾和“娘家”的密切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
滕妾分三个等级,嫡福晋的亲姐妹陪嫁、嫡福晋的同宗族姐妹陪嫁、嫡福晋的丫鬟陪嫁,滕妾地位比妾要高许多,是可以出席正规家宴这些的,但是具体的和什么侧福晋。
滕妾主要盛行春秋战国、三国时期,到后期滕妾制度是没有了的,所以在清朝是不存在滕妾的,有陪嫁丫鬟,如果被男的看上,就可以提升为通房丫鬟或者妾侍。如果有2女(姐妹、同宗姐妹)共嫁一夫的情况,也是分嫡福晋与侧福晋,如果硬要问陪嫁丫鬟与滕妾的尊卑礼数的话,滕妾与嫡福晋是一样高贵的,地位仅次于嫡福晋,所以陪嫁丫鬟在称呼上应该称侧福晋。但是清朝是没有这个制度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