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文史百科 >

王阳明心学简介 王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有多大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9-03-19/ 分类:文史百科/阅读: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 ...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阳明心学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王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有多大

阳明心学对明治维新的影响,并不是它直接作为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产生的。而是阳明心学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参与者的影响,而间接对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阳明心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寻找。一是对"旧"的击破,一是对"新"的指引。

王阳明对日本的影响有多大?阳明心学在王阳明离世大约80年后传入日本。公元1602年,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传入日本,1650年开始出版。但在这时,日本传统官学是程朱理学,整个社会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阶级流动性极差。

相对于程朱理学重人伦等级秩序,等级观念更松散更追求平等的阳明心学让许多地位较低的武士、文人看到了提高社会地位的可能性。这样的利好之处,吸引了大量中下层人士支持倒幕和开展维新运动。

除此之外,阳明心学中强调的"夫君之于民,犹心之于身也……谓夫民以君为心也,君以民为体也,体而必从夫心则民亦必从夫君矣"的思想,也是符合日本天皇争取夺回国家实际控制权,加强国家精神控制和统一的有力思想。因而阳明心学容易,也的确获得了社会上层部分有能力的有识之士的支持。

阳明心学重塑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为武士们确定了新的忠诚对象、良知内容。一大批受影响的下层武士走向政治中心,带来了日本传统社会的存在模式的改变,推动那些习惯于传统社会的人走向对外战争和工业化。

阳明心学所含有的不同于传统儒家思想的革命性,唤醒了沉睡于旧文化中的日本。同时,阳明心学在日本的最初支持者近江圣人中江藤树及其弟子,在江户后期将阳明心学与兰学一起教授,使得一些人接触到的阳明心学是更加前卫更加带有资本主义新色彩的思想。

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意图推翻旧秩序、学习新文明的上层人士和大量中下级人民。阳明心学以极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无形之中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迅速发展和深入落实。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