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在文学史上有多大成就?
曹丕和曹植在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造诣,不过历史上总认为曹植文学方面的成就跟高,其实就作品数量来说曹丕绝对不输曹植。要说曹操的这两个儿子都是大人才,这也是曹操的福气,不过当时太子位只有一个,曹丕最终还是以长子的身份称王。而且曹丕在位的时候除了有大量著作外,还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士族从此崛起魏国的人才也得以发挥。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文帝纪》,是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为曹丕作传后的总评。原文如下: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丕在文学上有天赋,提起笔便成写出文章,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才艺兼备;如果能有宏大宽阔的度量,公正平直的诚心,勤勉志向,体存道义,弘扬圣德,那么与古代的贤主相比,就不会相差多远了。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的“旷大之度”,意为宏大宽阔的度量。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成语之一。

曹丕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是曹操的次子。自幼便通晓古今经传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文学天赋极高,贡献巨大。他是历史上首位留下大量作品的皇帝。他的《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最早的七言歌行。《令诗》及《黎阳作》又是当时罕见的六言诗。曹丕的杂言体诗《大墙上藁行》长达三百六十多字,对后来的长篇歌行体产生巨大影响。除了在诗歌上的巨大造诣,曹丕的散文成就也对中国散文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词语典雅,意境悠长。他创作的《典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论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不过,尽管曹丕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受到后人的称道,但此人性格上的缺陷也令后人感到不齿,这其中最为被人诟病的则是他的气量狭窄。幼年之时,曹丕因为堂叔曹洪不愿意借钱给自己而怀恨在心,称帝之后居然借故将堂叔下狱,查封他的所有家产,甚至罗织罪名要将其处死。如果不是母亲和妻子出面劝阻,堂叔曹洪的老命能否保证都是个疑问。

除了睚眦必报的性格之外,作为一代帝王,曹丕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容人之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曹魏元老鲍信之子鲍勋就因为多次劝阻曹丕,结果被曹丕杀害。总体来看,曹丕是位杰出的文学家,但并非政治家。曹操选择了他而非曹植,也不知究竟究竟对不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