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战是什么意思 收官的历史典故
中超收官是什么意思?收官之战是指什么?关于收官的历史典故你知道吗?本文小编来说说收官的意思和“收官”一词的历史典故:
收官之战
收官之战原本说的是围棋的术语:
收官是指:中盘战斗结束后,在双方控制的疆域大致划定的情况下,双方对尚未有确切归属的边界地域的争夺;清《弈萃官子》写道:“官子者,大局既定之侯,各守疆界者之着也”。
围棋进入收官,优势的一方未必就是胜者,虎头蛇尾,功亏一篑的事情时有发生;劣势的一方未必就是败者,翻盘逆转、反败为胜的例子比比皆是。官子阶段,局势更加细微,对局双方比的是细节处理的功夫,谁细节处理得好谁就是最后的胜者。收官看起来容易,其实是围棋里最难、最体现棋手功力的一项技术,官子并不是仅凭细心就能收好的,它需要敏锐的棋感、复杂的计算,精妙的次序,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故有“看官子,知棋力”一说。
关于收官的历史典故:
明代的收官典故
在明代末年著名国手过百龄的《官子谱》一书问世之前,查遍中国古代所有围棋著作,均没有出现过“官子”一词。直至过百龄的《官子谱》一书的书名中,才第一次出现“官子”一词。在官子一词出现之前,人们一直用“收著”、“收尾”、“残局”等词来表示官子之意。例如:明代后期安徽著名棋手雍皞如的官子功夫很好,当时的棋评家冯元仲在《弈旦评》中就说雍皞如“常因收著取胜”。
在过百龄的《官子谱》一书问世不久,清初国手曹元尊在过百龄《官子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整理,也编了一部《官子谱》。可惜过、曹二人研究官子的同名著作都早已失传。但是过、曹二人开启了官子研究的先河,此后的官子著作接连问世。其中,以陶式玉的《官子谱》和卞立言的《弈萃官子》最为著名,而且流传至今。
清代的收官典故
陶式玉(1645---?)是清代初期著名棋艺理论家。他在其《官子谱》一书的《自序》中开宗明义地说:“《官子谱》始自过君百龄。” 陶式玉的生活年代稍晚于过百龄,他是康熙年间进士,曾任蠡吾县令、台谏、两淮盐运使。康熙二十八(1689)年秋,陶式玉客居广陵(今扬州)时,多次观看国手吴瑞徵、胡安士对局。他发现双方之胜败往往取决于官子之得失,在赞叹之余,开始编写自己的《官子谱》。
他的做法是:“因取官子旧谱细加鉴定,增以国手对局之官子而翻新”。陶式玉所说的“官子旧谱”,不外乎过百龄、曹元尊的《官子谱》而已。康熙三十三(1694)年,陶式玉的《官子谱》在福州付梓刊印。此书传入日本后,被奉为与《玄玄棋经》并列的“诘棋”两大名著。
清代嘉庆年间,著名国手范西屏、施定庵的高徒卞立言(名恒、扬州人),晚年编撰了《弈萃》两卷,其中一卷为官子卷,又名《弈萃官子》。该书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味书堂刊本传世。卞立言在《弈萃官子》的《自序》中说,他是在“前辈《仙机武库》(明末陆玄宇父子编辑、过百龄整理校订)、《坐隐斋》(指明末汪廷讷辑《坐隐斋精订棋谱》)、《石室仙机》(明嘉靖年间许毂编辑)及陶存斋(即陶式玉,又号存斋道人)所选等谱”的基础上“采摘各家之要、搜罗父师之精”编选成书的。该书可谓明清两代研究官子的集大成之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围棋鼎盛时期即康乾盛世时期的官子理论的研究成果。
综上可知,不管是陶式玉的《官子谱》,还是卞立言的《弈萃官子》,都同过百龄的《官子谱》有着渊源关系,诚如陶式玉所说,“《官子谱》始自过君百龄。”而官子一词,也肯定源自于过百龄的《官子谱》一书。
中超收官是什么意思?体育比赛收官指什么?
“收官”一般也可引申到别的体育比赛、或者某项活动中。指比赛临近结束或活动已近尾声。也称“收官之战”。
但是,重大比赛的决赛却不用“收官战”来描述,以示重视。
中超收官
在足球运动中,每个国家举办的足球联赛的最后一轮也称之为“收官之战。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