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国都城叫什么 燕国都城蓟城简介
当战国的格局形成之时,燕国的国力并非像它日后那般雄厚,而是一个弱小,甚至差点被吞并的国家。关于燕国开始被分封的具体时间,大概是在西周初年的时候,第一位君主是召公子。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险恶的地形不仅保护了弱小的燕国不至于灭国,还能使得燕国安稳的发展。经过各代君主的自强不息精神,日后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关于燕国为什么叫做燕,那是因为因封地在燕山,故国名为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燕国都城蓟城
蓟城的具体方位究竟在今天北京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较之燕国始封都城要复杂。尤其是西周时期蓟城的定位问题,由于文献资料少,考古发掘尚没有重大发现,所以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目前通过考古大致证实的则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蓟城,这时的蓟城已经成为了燕国的都城。其方位一般认为是在今北京城区宣武门至和平门一线以南,即今北京城区西南部。也有的书上做了更具体的推测,认为燕都蓟城的南垣大致在宣武区白纸坊地图出版社、法源寺以北一线;北垣可能在西长安街以南一线;东垣当在和平门以东不远之南北一线;西垣则无从推测。因为自1956年以来,在这一区域中发现了200多座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古陶井。
这些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白纸坊、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最密集的地方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陶井是用一节节陶质井圈套叠成圆筒状,在井底还发现汲水的水罐等生活用品。水井密集,表明此地居民很多,而居民大范围集中在当时应只有在城市中才会存在。
燕国共有两处都城,一处叫蓟城,在今北京市内,系燕国上都,也是召公奭被封于北燕后的肇基发祥之地;另一处叫武阳,在今河北易县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武阳台一带,是燕国的下都。另一说燕国共有上、中、下三都,中都在京南房山县琉璃河镇董家楼一代。但虽有考古发现,却缺乏必要的典籍记载来佐证,本文暂略去不述。
燕国上都的具体情况,因史料记载极少,历代不详。但众所周知,北京地区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但蓟城具体方位究竟在北京的什么地方呢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指北京)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专家由此判定,燕国上都蓟城就在北京广安门一带。
燕国下都建于公元前4世纪,约战国中期,为燕昭王时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战国七雄愈演愈烈的中原争霸,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在今河北易县武阳台一带建立了另一军事重镇,称为“下都”。它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攻防兼备,控扼齐赵,是燕南的重要屏障。
kk历史网推荐:
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 秦国什么时候统一六国
燕国是谁建立的 战国时期的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燕下都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东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盘点明朝最惨的5位皇后
文史百科/阅读:5288 -
历朝开国皇帝的性格盘点
文史百科/阅读:3400 -
宋朝两个不能生育的皇后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阅读:3696 -
明光宗朱常洛的皇后是谁?朱常洛的妃子及儿子列表
文史百科/阅读:4552 -
清朝后妃中福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阅读:5875 -
嫡庶之分的由来 嫡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文史百科/阅读:5775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