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二战克里木战役中施彭内克伯爵为何抗命?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9-03-04/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克里木战役的关键时刻,苏联的军队已经是在刻赤半岛实施登陆了。当时曼施坦因正在指挥着部队攻打塞瓦尔斯托波尔要塞,遂要求第42军坚守阵地,阻止苏军的登陆,可施彭内克中将却擅自命令部队后撤,最终导致曼施坦因占领克里木的计划功亏一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克里木战役的关键时刻,苏联的军队已经是在刻赤半岛实施登陆了。当时曼施坦因正在指挥着部队攻打塞瓦尔斯托波尔要塞,遂要求第42军坚守阵地,阻止苏军的登陆,可施彭内克中将却擅自命令部队后撤,最终导致曼施坦因占领克里木的计划功亏一篑。那么施彭内克中将为何要后撤呢?

二战克里木战役中,施彭内克伯爵为何抗命?

确实当时德军第42军军长施彭内克将军违背了他的上级曼施坦因的命令,当时曼施坦因要求施彭内克的第46步兵师必须坚守刻赤半岛。由于情况的突变,施彭内克在没有经过集团军司令部的同意下,擅自下达了撤离命令。最终由于违抗军令,施彭内克被解除了职务并剥夺军衔和所有荣誉和勋章,判处死刑,后改为七年堡垒监禁。

二战克里木战役中,施彭内克伯爵为何抗命?

关于施彭内克违抗命令的原因是苏军一个集团军在刻赤半岛的费奥多西亚登陆,并突破了德军在这里薄弱的防御,在刻赤半岛的德军第46步兵师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此前苏军已经在刻赤半岛的东面发起了登陆,被德军暂时封闭在了登陆场内,现在仅靠德军一个步兵师无法阻止苏军两个集团军的大规模登陆,继续死守刻赤半岛其必然就是整个第46师被合围歼灭。介于情况的巨变,作为指挥官的施彭内克认为此前的集团军命令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且情况又非常紧急,所以施彭内克便给集团军司令部发了一封电报就关闭无线电台转移了。

二战克里木战役中,施彭内克伯爵为何抗命?

德军第11集团军司令部在得到苏军的登陆情报后也及时做出了反应,即抽调一部分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部队(1个德军师、2个罗马尼亚师)前往封闭苏军在费奥多西亚的登陆场。但对于施彭内克的第46师的擅自撤离刻赤半岛的行动深感意外,当时集团军司令部主要是考虑到放弃刻赤半岛会让苏军登陆更多的部队,最终克里木战事将难以迅速结束。

二战克里木战役中,施彭内克伯爵为何抗命?

实际上施彭内克将军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在第46步兵师撤退的时候从费奥多西亚登陆的苏军已经切断了德军后路,只不过尚未来得及加强,这样第46步兵师才得以突破,在帕尔帕奇地峡重建防线,阻止苏军的进一步深入。如果听命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坚守刻赤半岛,那么第46步兵师毫无疑问会被苏军包围,而集团军司令部派出的增援部队根本来不及赶到。成功的合围德军一个步兵师在战争初期对于苏军而言是一场巨大的胜利,极有可能苏军会继续投入新锐部队而力争全歼这支德军而重振士气,仅靠那1个德军师和2个罗马尼亚师的增援部队不足以成功解围。所以从军事上来看,施彭内克做的并无过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一点后来第11集团军司令部也给予了承认。

二战克里木战役中,施彭内克伯爵为何抗命?

本来这件事并不是十分严重的事件,施彭内克虽然违抗了命令,但是也是出于突发的情况而致的,不过第11集团军司令部对于这件事做出了过于激烈的反应,不待情况明朗便立刻暂时解除了施彭内克的指挥职务,通报了集团军群司令部。本来希特勒就特别反感前线的部队的任何撤退行动,也反感德军军官团的自傲,这下希特勒抓住了机会,将这件事作为典型来处理,给予了施彭内克和第46师严厉的处分。显然陆军总司令部的判罚过重了,葬送了这位优秀的德军将领的军事生涯。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