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情况_简述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如何_鸦片战争时的中国经济
进入19世纪,英国的煤铁产量均跃居世界前列,1795年英国的煤产量仅为100万吨,到1836年提高到了3000万吨;生铁,1796年的产量仅为12.5万吨,到1840年猛增至139万吨。机器更广泛的运用,推动了各产业部门的革命性变革。以棉纺业为例,机器生产大大增强了英国棉纺工业对棉花的吸引和加工能力,1771年至1775年英国所能加工的棉花仅500万磅,1841年,在机器生产全面取代水力生产、手工劳动后,英国加工的棉花达到52800万磅,轻纺工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重工业的升级和进步。
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工厂不仅生产生活资料,也已能生产生产资料。英国的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加快了国内资源配置的速度和各地经济的联系,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也大大缩短了英国与海外的距离,使英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进出口能力的增长。据载,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的出口总值每年不过3000万镑,到30年代后期增加到年5000多万镑,10年时间接近翻了一番。
法国其时虽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国,但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总量也相当可观。在英国取消机器输出禁令的1825年以后,法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从1830年至1839年仅10年时间,其运用蒸汽机的数量由650台跃升至2450台,增长了近3倍,棉织品的产量也增加了3倍。在1840年,法国的铁、煤产量分别达到35万吨和300万吨,进出口贸易的历史纪录不断被刷新,1838年增至8000万法郎。
英、法的状况基本反映了那个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和水平。英、法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国内市场的饱和,引发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新经济,驱使西方资本家开辟更大的市场来推销其工业品,以摆脱危机。
增加利润、拓展海外殖民地成为英国资本家的首选战略。此前,英国虽在印度和孟加拉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但仍不能满足其掠夺财富的需要。于是他们在经历近一个世纪的摸索后,把注意力和侵略矛头指向人口众多、国力孱弱的中国。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必然吗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军事历史/阅读:5706 -
AD2011-AD2017 叙利亚战争起因 叙利亚战争双方损失
军事历史/阅读:3877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