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吴承恩属什么生肖(2)
吴承恩将自己对科举制度和现实的残酷认知都投入到《西游记》的创作中,对于前朝的那些志怪小说、神话小说都为吴承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虽说《西游记》是个长篇小说,但刚开始有这个创作的想法的时候,吴承恩刚好三十岁左右,五十岁的时候,吴承恩也才写了《西游记》前十几回,之后因为一些原因,就中断了好多年,直到晚年的吴承恩与长官不和,愤懑辞官后的他,才开始继续专心的创作,终于历时七年,把完整的《西游记》呈现给大家。
陈文烛曾这样评价:吴承恩继承了陈琳、赵嘏等人的优良传统,是宋代张耒之后淮安最杰出的文学家。
吴承恩名言有哪些
吴承恩是明代有名的小说家,虽然他自幼就体现出了自身的聪慧与才气,但最终使他被大众所知晓的原因还是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这部小说除了故事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推动了古代小说的蓬勃发展之外,作者在书中留下的许多名言也被世人牢记在心。其中,“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是一句饱含深意,富有哲学意义的经典名言。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这句话是小说中的人物唐僧说出来的。当众僧得知唐僧要前往西天取经时,纷纷告诉他路上可能会遭遇到的种种艰难,这时候,唐僧就说了这句话,意在表达只要心中见佛祖,求真经的信念是坚定的,那么就路上的困难就不足以阻挡他。相反,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害怕了,那么种种心魔油然而生,则会越来越不敢前进。
现在这句俗语还有了另一层意思,即当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情时,选择了编一个谎言来遮掩它,之后就可能为了圆一个谎而不停地撒谎,从而离真实的道路越来越远,内心也会愈加疲惫,这就是所谓的“心生种种魔生”。但是,如果你在做错事情的时候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去承担责任与后果,吸取教训,那么内心会轻松很多,也就是“心灭种种魔灭”。
这句出自吴承恩《西游记》的名言将世人内心的选择、恐惧真实地表达出来,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和警醒意义。
吴承恩墓碑在哪里
吴承恩是明代有名的小说家,他生于1500年,卒于1582年,享年八十二岁。
淮安区马甸镇吴承恩墓
吴承恩去世之后,他的墓碑与他一生的际遇一样,经历了不少的坎坷。那么,吴承恩的墓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要从他和他父亲吴锐的墓同时被盗说起了。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淮安当地时常有一些好吃懒做之人通过盗掘古墓的途径换得不正当的钱财。1975年1月,淮安马甸乡的一位教师在某天上班的路上发现了一座新被挖掘的古墓,旁边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能隐约认出墓主姓吴,而另一块石碑上书有文字“孤小子承恩”,这马上让这位教师联想起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史料记载他是淮安府山阳县人士。这个发现让教师激动不已,连忙上报给了学校,学校又报给了县文化馆。此事件得到了重视,后经过仔细严密的考证,确定了这块墓碑系吴承恩的父亲吴锐之墓。而之前发现的文字则是吴承恩为其父撰写的墓志铭。
南京博物馆接到此事的上报,马上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后来却因故暂停。
直到1981年8月,在相关部门的指示下,淮安县政府组织专人对吴承恩的墓展开了调查。最终发现,吴承恩的墓在被盗后,棺材板已经被改制成了一所学校的门窗,这对寻访墓碑一事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再加上古墓被破坏也让人心中觉得难过、失望。
之后,事情又发生了转机,当时改制的木匠吴师傅私自留下了棺材横板的上半部分,上面刻有明代的独设官职“纪善”,并有“射阳吴公”四字,吴承恩正是号“射阳山人”。种种迹象都证明了这座墓的主人正是吴承恩。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必然吗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军事历史/阅读:5706 -
AD2011-AD2017 叙利亚战争起因 叙利亚战争双方损失
军事历史/阅读:3877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