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关于诸葛亮的锦囊歇后语(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5/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称之为“天道”,这个东西循环交替,人们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明白了做事的方法。 人们把它称作“十大预言之一”,比如书里面说三国时期的一个中下卦,说的是蜀国将灭,被魏国所收服。姜维有 ...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称之为“天道”,这个东西循环交替,人们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明白了做事的方法。

人们把它称作“十大预言之一”,比如书里面说三国时期的一个中下卦,说的是蜀国将灭,被魏国所收服。姜维有心杀贼,有心复国,无奈时不如我所愿,最终兵败而死。

同样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不过是后人杜撰,因为知晓了历史,所以才会把事件描绘的那么准确。若是诸葛亮真的无所不知,那他当初为何不算算自己做皇帝和刘禅做皇帝哪个更能给蜀国带来好运?若是真的那么沽名钓誉,那又为何写一篇《马前课》?如果能够猜测出宦官专权,那当初为何不在病逝前告诫后主刘禅?如果知道姜维大局已定,又为何要将姜维定为自己的接班人?而且怎么可能把朝代推到几个世纪之外?连近现代和未来都可以测的出?

卦象本就是高深难测,各家说法都有理的东西。牵强附会,人人解读。因此,对于诸葛亮的预言,人们看看也便罢了,要是全部相信那便傻气了。

解析诸葛亮写的隆中对

《隆中对》是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和诸葛亮之间就三国形式的分析。虽然当时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但是诸葛亮还是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式,并且也提出来要先占领荆州,把握先机,然后再夺得益州,更加的巩固三足鼎立的形式。

诸葛亮和《隆中对》

诸葛亮和《隆中对》

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又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展现了自己的对形势的分析以及一个大致的战略战术。可以说,《隆中对》有着优秀的战略思想,在当时的年代,是对形势的很好分析,是一篇经典之作,也是值得我们后世学习的典范。

《隆中对》主要为后人或者说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塑造了诸葛亮运筹帷幄的军事形象与见识卓越的政治家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一个,虽然躬耕于陇亩,但是却能审时度势,并且善于观察分析地形地势,能够研究现状,并且展望未来,这就为接下来我们了解、认识诸葛亮打下比较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我们先前学习了解了《隆中对》,在之后对诸葛亮整个形象的认识会更加明确、深刻。

这篇文章也是值得现代人研究的典范。整体来说,文章语言简练,但是却很精准,并且叙事议论相结合,不仅把诸葛亮生活、外貌描写的非常形象,还更加的侧重心理描写,让诸葛亮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也使我们更加的了解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之旅

诸葛亮有着不为人知的失意和悲怆。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乱之后,诸葛亮辅佐刘备入蜀称帝。由于蜀地在三国时期较为贫瘠,又因地形复杂等原因,只拥有羸弱的步兵,因此,长期受到北方有着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魏国威胁。

诸葛亮像

诸葛亮像

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彻底解决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利斯之剑,诸葛亮决定率军征讨曹魏。

228年春天,诸葛亮以一篇字字珠玑,言真意切的《出师表》上书皇帝刘婵,以表达自己北伐的决心。诸葛亮正是怀着这份忠心,率领蜀军进行了五次北伐。

诸葛亮以年老之躯,前往崎岖烟瘴之地,率军出征。由于蜀国后期,五虎上将时代早已过去,良将所剩无几,诸葛亮即使有奇妙的计策,也无法去实施。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让诸葛亮痛失重要据点,留下遗憾。在第四次北伐过程中,由于部将李岩玩忽职守,导致军粮出了严重问题,直接导致北伐的失利。

蜀国无良将,魏国却人才辈出。不仅有计谋不逊色于诸葛亮的司马懿,还有武功卓越的夏侯霸、王双、张颌等良将。蜀国由于常年征战,国力日渐空虚,每一次北伐都加快了蜀国的灭亡,诸葛亮的身躯也因此积劳成疾。终于,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率领蜀军同司马懿的魏军对峙百余天,最终病死在战场上,留下终生遗憾。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