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将领周希汉4年如何毙擒61名国民党将军(3)
另一位对父亲有知遇之恩的前辈就是陈赓大将。我父亲认识陈赓也是在鄂豫皖根据地。我父亲奉命去陈赓所在部队传令并了解情况,才第一次见面,陈赓却亲热地称我父亲为“老部下”。他们一个诙谐幽默,一个不苟言笑,却十分投缘。

抗日战争爆发后,两人再度相逢在八路军第三八六旅,陈赓任旅长,我父亲只是作战股长。父亲很钦佩陈赓谈笑风生,爽朗豁达,用兵挥洒自如,不拘一格。陈赓则很欣赏我父亲长期司令部工作养成的严谨细腻的作风,同时也欣赏我父亲善于独立思考,做事细心胆大,临机处置能力强的特点。正是在陈赓的力主提拔下,1938年6月,我父亲25岁时便被提升为旅参谋长。我父亲的成长离不开陈赓的悉心培养和放手使用。郏县战役中,敌情突变,情势十分危急,陈赓的指挥所也同时侦听到了这个敌情。有人主张给我父亲发电命其立即撤出。陈赓断然否定说:“我们不要干扰周希汉。让他自己决定,我了解他!
徐帅、陈赓大将的爱护和培养固然重要,但说到底,我父亲所以能从一个农民成为将军,还是因为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是人民军队培养了他,造就了他。他常说:“没有人民军队,没有革命事业的发展和成功,一个姓周的农民不可能被造就成将军。”
父亲清楚地记得,在夺取郏县的战役中,4个营,2000来人,半个小时要喝上热汤,还真不容易。然而,并没费多大力气事情就解决了,当地的老百姓都给送来了。热馒头、热面汤,还有刚煮熟的鸡蛋……父亲双手捧起一碗热面汤,还没开口吃,两颗硕大的泪珠便哽住了嗓子……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父亲将他这一生演绎为大爱的一生。在战争年代,他珍惜、爱护每一位部下;在“文革”期间,处境风雨飘摇的他力保战友及其家人;在和平年代,战友的家属、父老乡亲、残疾人,所有需要关心的、他能帮得上的,他都会尽己所能予以帮助。
在我父亲眼里,他的部队一兵、一枪、一弹都是珍贵的。他常说,打仗难免有牺牲,但指战员应该爱惜自己的部队,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夺取胜利,不能有那种拿着生命、鲜血换阵地、换英雄称号的愚蠢思想。为什么不让我们的战士活着当英雄?!
在郏县战役中,父亲部署停当后,众人都以为他要下总攻命令了,谁知父亲用力扔掉烟蒂,大声说:“开饭!”父亲说,有吃饭的时间,为什么不吃?吃饱了有劲,吃饱了壮胆,吃饱了心不慌腿不软脑子也好使,这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拼”字可以代替的事情。
父亲曾与张廷发、尤太忠、皮定钧、刘有光、陈康、李成芳等好友在枪林弹雨中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编者注:上述这几位前辈都曾担任毛泽东时代各军种、军区方面负责人)父亲晚年最记挂的就是这些亲密战友。离休后,他经常夜间睡不着觉,老是回想起过去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战友,尤其深深怀念那些在战争中光荣牺牲的战友。他常说:“我们算什么呀!我们不过是无数牺牲的战友中的幸存者而已。”说至情深处,他不禁老泪纵横。
对普通百姓,父亲总是饱含深情。他常说:“战争时期,老区的人民对革命是出了大力的。解放这么多年了,老区的人民生活得还是很苦啊。我们不管怎样,比他们是好多了,虽然帮不上大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是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没有忘记他们。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亲不知听哪位老友点拨,发扬南泥湾精神,掏钱叫人买头小猪崽,养在后院。翌年,这猪已长到百十斤,父亲请人来宰,我们哥儿几个本以为可一饱口福,不料父亲却叫人把它割成数十块,分送给机关士兵食堂改善伙食,后来想到还有几位病重干部未顾及便又送去一些,到后来留下来的只有猪下水和一小堆骨头,引得炊事员直嘟哝:“真是赔本赚吆喝。”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必然吗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军事历史/阅读:5706 -
AD2011-AD2017 叙利亚战争起因 叙利亚战争双方损失
军事历史/阅读:3877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