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图片介绍
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图片介绍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我军投入兵力六十万人,比敌军军力少了二十万。淮海战役历时两个月,我军以十三万人伤亡的代价歼灭敌人约六十万。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服务于前线的民工多达六百万人。淮海战役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
淮海战役图片
上面这张图片,干部粟裕在大会上进行战争动员。粟裕站在最中央,周边围着一圈一圈的官兵,他们都坐着。远处有个哨兵手持枪支在站岗。会议的地点是在树下。树枝光秃秃的,开会的人都穿着棉袄,带着毡帽,那时的冬天应该非常寒冷。粟裕手持稿子,神情严肃庄重,底下的解放军也听得很认真。粟裕是华东野战军的总指挥,在淮海战役中指挥十一个纵队,是战争胜利的第一功臣。
还有一张淮海战役图片,民兵们坐在推车上,推车上放着些许物资,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把枪。他们笑容灿烂,大概是看到有人给他们拍照很高兴。民兵们大多穿着黑色的袄子,背后就是高大茂盛的树木。淮海战役时,老百姓用小推车一步一步地将物资运往前线。倒不需要走完全程,有规定的路程。走到目的地后,当地老百姓会接替继续走。可是在路上他们一样受到了袭击,很多的民工一走再也没有回来。拍摄的这张照片很可能是那几个民工留在世上最后的印记。这就是淮海战役图片。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如何
中国解放战争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十分惊人的,而作为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堪称是战争高潮中的奇迹之战,其规模之大,战况之猛,使后人在谈及这场战役时无不对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击节赞叹。淮海战役能称作是一场奇迹,是因为它具有太多令人不可思议以及叹为观止的地方。
淮海战役场景
“奇迹”之名是如何得来的呢?当初,在淮海战役结束的那一天,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在本子中写道:以60万战胜80万,真正的奇迹。的确,这场战役中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就是这个结局带给我们最惊人的地方。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争实例不少,实力对比悬殊的也不少,但是淮海战役这样的战况、战果却是难得一见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手中的兵力只有60万,还是由华野与中野军双方两合起来作战的数量,其中粟裕手下的掌握的华东野战军兵力强大,战士的综合素质颇高,战斗力也很强,但是除此之外,装备武器以及补给保障等还是远远弱于国民军的。此外,中原野战军则是在大别山久战多时,心疲力乏,除了指挥得当以外,其作战实力更是落后国民军一大截。
而在此地区的国民军却大不相同,他们兵强力壮,军多将广,拥有先进的科技装备以及全机械化部队,集结了国民军最为精锐的战斗骨干。然而正是如此显著的差异,才使得最后国民军在这场战役中主力尽失于解放军是如此的令人惊心动魄。
解放军淮海战役的领导人都有哪些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能够在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打败先进的高科技武装力量,除了军人的奋勇杀敌、人民的支持之外,与领导人的科学决策以及正确指导是脱不了关系的。那么这场规模与影响都如此之大的战役的领导人是谁呢?
淮海战役领导人
淮海战役总前委是由中央军委领导人直接领导的,而统一指挥这场战役的前敌委员会成员包括有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谭震林、粟裕,其中刘、陈、邓为中央常委,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副司令员,邓小平为前委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按照排位,邓小平的官职在刘、陈之后,也就是说邓小平在党权方面受到其二人的领导。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必然吗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军事历史/阅读:5706 -
AD2011-AD2017 叙利亚战争起因 叙利亚战争双方损失
军事历史/阅读:3877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