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怒斥南迁论的太监(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25/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怒斥徐珵的太监到底是金英,还是兴安?笔者认为是兴安。首先,金英此人贪恋权势,心胸狭窄,且在次年便因犯赃罪“下狱论死”,在国家危难时刻,说他当廷怒斥徐珵,从其一贯表现来看让人生疑;其次,《明史·徐有贞传 ...

  怒斥徐珵的太监到底是金英,还是兴安?笔者认为是兴安。首先,金英此人贪恋权势,心胸狭窄,且在次年便因犯赃罪“下狱论死”,在国家危难时刻,说他当廷怒斥徐珵,从其一贯表现来看让人生疑;其次,《明史·徐有贞传》中所载金英“叱之”的事迹只是金英的别传,不足为信,而《明史·宦官列传》也就是所谓正传中,只有“或曰叱珵者,英也”的存疑记载和模糊说法,而对兴安怒斥徐珵之事却记载得非常生动、鲜活、翔实。所以,怒斥徐珵的太监是兴安。

  兴安和于谦的怒斥,严重打击了徐珵,此后,徐珵夹起尾巴,藏匿行迹,改名徐有贞。能跟于谦说出几乎同样的话,且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笔者从心底敬佩兴安这个了不起的太监。于谦爱国护民,克己奉公,担任兵部尚书八年,“家无余资”;兴安也是个“有廉操”的正直之人。在这方面,二人可谓惺惺相惜。

  当年九月初六日,郕王即位,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鉴于兴安的正直和大义,明代宗把兴安视为心腹,“独任安”。景泰朝八年,于谦因为过于正直,得罪了不少人,谗言不断,兴安“知于谦贤,力护之”,在明代宗跟前处处维护于谦。兴安给于谦说过不少好话,如“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又如“为国分忧如于公者,宁有二人!”兴安认为,像于谦这样奉公忧国之人,天下找不出第二个来。于谦能够在兵部从容地抛洒心血为国效力,身在内廷的兴安功不可没。

  明英宗归国时,兴安“敕书不及迎上皇”,表示由衷欢迎;明英宗被软禁南宫后,兴安也悄悄地给予了一些生活上的帮助。明英宗复辟后,疯狂清算报复,特别是对明代宗身边之人恨之入骨,先杀于谦,后“磔景帝所用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中官坐诛者甚众,安仅获免”。天顺三年(1459年),兴安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兴安信佛,临终时“遗命舂骨为灰,以供浮屠”。兴安的尸骨虽然化为灰烬,但他那怒斥徐珵的五个字“敢言迁者斩!”却永载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