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南宋北伐为何不得人心:穷人被重税压着(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24/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事实上,当南宋初期的百姓忍受着苛捐杂税、提心吊胆地恢复经济时,北方正在金世宗的精心治理下繁荣富足,金世宗也因此博得了“小尧舜”的美名。当1206年南宋发动北伐时,北方的汉人并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反抗金朝 ...

  事实上,当南宋初期的百姓忍受着苛捐杂税、提心吊胆地恢复经济时,北方正在金世宗的精心治理下繁荣富足,金世宗也因此博得了“小尧舜”的美名。当1206年南宋发动北伐时,北方的汉人并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反抗金朝的活动,更别说一呼百应和宋军一起抗金。倒是南宋的子民屡屡地因为不堪重负而揭竿而起,使得岳飞手沾的义军鲜血比金兵的还多。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完成于北宋覆灭的几年前,汴梁这座曾经繁华富裕、拥有140万人口的大都市,在被金国占领后只剩下不足20万人,成年男子还不到1万人,而它只是整个北方宋金交战区的一个缩影。因此北方百姓在获得来之不易的太平之后,最关心的是如何活下去,至于国家认同并不那么重要。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不管什么国号、年号,谁当皇帝,他们都一样要交粮纳税。

  到后来辛弃疾、陈亮倡言北伐的时代,北方百姓虽然日子过得不如南宋子民,但他们对于宋朝的认同却更加淡泊了。因为此时距离北宋亡国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金国占领区的原宋朝遗民中,亲身经受过金人蹂躏痛苦的那批老人已经所剩无己,新出生的两代人并没有尝到被杀、被辱的痛苦。相反,他们在金国皇帝的统治下过着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没有人希望南宋朝廷北伐中原,正像辛弃疾和陈亮在奏折中所反映的那样——“北方被占领区的老百姓已经快忘了自己曾是大宋朝子民这件事了”。

  总而言之,南宋的偏安根本上是由南北双方民众的意愿决定的,对于南方穷人而言,打仗意味着食不果腹,命丧沙场;对于富人来说,称臣纳贡每年支付的白银、匹银和绢,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远远比北伐开战后的浩大成本与巨大风险来得划算。无论是秦桧的“绍兴议和”还是孝宗时的“隆兴议和”其实都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北方的百姓则已经适应了金朝的统治,没有响应南宋北伐的动机。而这些都不是由南宋的某个皇帝想一雪前耻,或者岳飞、辛弃疾等主战派将领的大声疾呼就可以改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