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决定楚汉战争最后胜败 竟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2)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0-24/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随何劝说英布有理有据,分析透彻,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确见智见勇,不愧是汉王身边的著名说客。然而,尽管随何智勇双全,但要说服一位拥有千军万马的将军王背信弃义投靠敌人,光靠一张灵动的嘴是不足以成功的, ...

  随何劝说英布有理有据,分析透彻,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确见智见勇,不愧是汉王身边的著名说客。然而,尽管随何智勇双全,但要说服一位拥有千军万马的将军王背信弃义投靠敌人,光靠一张灵动的嘴是不足以成功的,此将军王内心必有反叛的动机,必有深层次原因,这才是根本。那么,英布内心对待项羽到底有何想法和态度呢?

  细细梳理英布的经历,会发现英布对项羽貌合神离确是有其原因的。当年,他虽与蒲将军一起投奔了项梁,但不久后他们都奉楚怀王熊心为君,项梁为武信君,英布为当阳君。项梁死后,怀王迁都彭城,英布一直都随侍在怀王左右保驾,当时的地位与项羽相差并不远。楚军北上救赵于巨鹿,宋义是上将,项羽是次将,英布为将军,地位虽有点上下,但都在宋义麾下,只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并无君臣关系。项羽军前谋杀了宋义,取而代之,英布作为其麾下将领,对项羽此举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感的。综上所述,项羽与英布地位相当,经历相似,功劳也无太大差别,英布对项羽若要以臣事之,心理层面是有难以逾越的鸿沟的。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正如随何所分析的,英布助楚攻齐不力,汉王破彭城时又冷眼旁观,这哪是以臣事君的态度?

  一边有汉王使劲的拉拢,一边有随何卖力地劝说,加上英布对楚的貌合神离,于是,引诱英布背楚从汉的事最终尘埃落定。

  不过,无论怎么说,此事的关键还是随何,是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嘴,完成了这样一个先前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