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军事历史 > 军事历史 >

施劳弗高地战役历史背景揭秘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09-02/ 分类:军事历史/阅读:
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 施劳弗高地战役是二战时苏联与德国间的一次较量,交战地点在德国施劳弗高地。交战时间是1945年4月16日到19日,这场战役以苏联胜利落下帷幕。在德国十一万人,苏联一百万人的背景下,苏联意料之中的取得胜利,唯一的变数就是德方将领哥特 ...

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

施劳弗高地战役是二战时苏联与德国间的一次较量,交战地点在德国施劳弗高地。交战时间是1945年4月16日到19日,这场战役以苏联胜利落下帷幕。在德国十一万人,苏联一百万人的背景下,苏联意料之中的取得胜利,唯一的变数就是德方将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凭借卓越的军事防守能力拖延了苏军三天,让苏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么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是什么呢?

朱可夫像

朱可夫像

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可以分为大背景和小背景。大背景就是国际背景,1945年二战已经接近尾声,德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围剿下已无力回天。小背景就是国内背景,这要从参战方德国和苏联来说起。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二战。施劳弗高地战役是施劳弗-柏林攻势的一部分,施劳弗高地有“柏林之锁”之称,所以这场战役对苏联对德国乃至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来说都至关重要。二战对德国损耗巨大,到了二战尾声德国已是苟延残喘,再加上德国元首对此次战役不重视,致使此次战役德方兵力少装备弱,败局已定。

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从小的方面来说就要从德国和苏联角度出发。从苏联来说,斯大林充分意识到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为此次战役做足了准备,不仅在兵力、装备、援军上大力支持,还派遣自己信任的副手格奥尔吉·朱可夫领兵作战。反观德国方面,由于元首的不重视和错误判断,致使施劳弗高地的守卫军兵力少,装备不足,训练欠缺,唯一的聪明之处就是选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做指挥官。德方将领凭借优秀的防守指挥能力抵挡了苏联三天之久,但没有盼来奇迹。

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军兵力

施劳弗高地战役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施劳弗-柏林攻势行动中的一个小战役,具体时间是1945年4月16日到19日。战役的结果是苏联战胜德国,但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通过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军兵力情况,人们就会明白这场战役德军取得的成就多么大、这场战役多么有借鉴意义、德军将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多么优秀。

施劳弗高地战役剧照

施劳弗高地战役剧照

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国兵力与苏军的兵力对比之下,显得微乎其微。在这场战役中德国兵力总共有112143人;苏军兵力达到100万人,而且这些都是久经战争考验的老兵。那么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国兵力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此战德国第9军团负责防守从菲诺运河到固本的战线,其中包括施劳弗高地。拥有这么长的防守战线,德军兵力及装备却少的可怜,一共拥有14个师和法兰克福要塞,587辆坦克,其中可操作的只有512辆。2625门火炮,其中包括695门高射炮,再加上11万人的防守力量。史学家称这场战役能打三天简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反观苏联,3个集团军共集结250万兵力,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41600架大炮,3255台火箭炮。从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国兵力就可以看出德国已经不复昔日强大,1945年的德国犹如强弩之末,败局已定。此战结束不久苏军以及英法联军就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德军,随后德军战败,二战欧洲战场再无战事。

施劳弗高地战役结果

施劳弗高地战役是二战最后一场堑壕战。此战时间是1945年4月16日到19日,发生在纳粹德国施劳弗高地。100万苏军在格奥尔吉·朱可夫的指挥下,攻击有“柏林之锁”之称的施劳弗高地,却被11万德军抵挡三天。那么,施劳弗高地战役结果是什么呢?

斯大林画像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