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7月9日 (壬寅年六月初八) 邓子恢谈“包产到户”

论剑历史网 - www.80065.cn/2017-07-09/ 分类:历史上的今天/阅读:
在55年前的今天,1962年7月9日 (农历六月初八),邓子恢谈包产到户。 党的七千人大会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得到逐步调整。在农村,由原来以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以生产队为单位后,农民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于是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又在许多地 ...

在55年前的今天,1962年7月9日 (农历六月初八),邓子恢谈“包产到户”。

邓子恢谈“包产到户”(历史上的今天.cn)

    党的七千人大会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得到逐步调整。在农村,由原来以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以生产队为单位后,农民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于是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又在许多地方自发地搞起来。1961年,安徽省委主张对这种形式进行支持和引导,当时负责农村工作的邓子恢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支持安徽省委的意见。

    1962年7月9日(距今55年)、11日,邓子恢在中央党校作关于农业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邓子恢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他说,现在集体经济的经济管理大部分没有搞好,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表现在社员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责任制没有建立起来,派工不能因材施用,不能真正做到分工而又合作。邓子恢主张要固定所有制,使所有权、生产权、管理权、分配权统一起来,都在生产队,使土地、牲畜、大农具都归生产队所有。邓子恢提出要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实行队(生产队)包产,组包工,田间管理包到户;对一些特殊的技术活,可以实行联系产量超产奖励的个人责任制。他不同意把单独干活等同与单干,说:“认为集体劳动就是一窝蜂,单独干活就是单干,单干就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这是不对的”。又说:“不能把作为田间管理责任制的包产到户认为是单干。”

    然而,邓子恢的这些意见,在1962年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并被认为是刮“单干风”。 

    评论:事实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邓子恢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7384656 邮箱:Administrator@81108.net | Copyright Www.80065.Cn.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18018442号-9 |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