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25日 (甲午年六月廿三) 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123年前的今天,1894年7月25日 (农历六月廿三),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距今123年),日舰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船舰,不宣而战,发动了侵略战争,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7月25日凌晨,北洋海军济远、广乙两舰完成护航任务,从朝牙山返回旅顺,取道丰岛西北海面时,突遭早有准备的日舰拦截围攻。此时,适有清政府租用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国商船商升号由天津驶至,也立即遭到日舰攻击。护航操江号被掳,高升号将士拒绝投降,被击沉,上千名官兵殉难。广乙被重创,触礁焚毁。济远管带方伯谦悬挂白旗欲降,爱国士兵抗命,怒发尾炮还击,重创日舰吉野号。丰岛海战后,日本取得了朝鲜海面的制海权。同日,日陆军4000余人偷袭驻守朝鲜牙山成欢驿的清军。总兵聂士成率部迎战失利;提督叶志超怯敌临阵脱逃,牙山失守。
公元1894年7月25号,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号、“秋津洲”号、“浪速”号在坪井航三少将的指挥下对中国舰队进行偷袭,拉开了甲午中日海战序幕。战后,两国纷纷向对方下了正式战书。
清政府派“爱仁”号、“飞鲸”号、“高升”、“操江”号运送武器、士兵、钱款等物资增援牙山,由“济远”号和“广乙”号护航。
方伯谦料定日本人不敢开跑,抓紧时间准备回逃。双方相遇时,日舰队转向而去,给方伯谦造成撤退的假象。岂料日本人是想使用侧舷炮的优势。
日本人一开炮,方伯谦立即放弃指挥。由帮带大副沈寿昌代为指挥,不久沈阵亡,而后二副柯建章继续指挥,遂亡。见习官黄承勋继续指挥,也死在日本人炮下。
“广乙”受伤搁浅后自沉,“高升”号被击沉,“操江”号被俘获。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