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故事 >

郑桓公救国的故事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8-09-22/ 分类:历史故事/阅读:
周厉王有一个儿子名友,又称多友或多父,是周宣王的弟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友为诸侯,级别是伯,封地在郑(今陕西华县),离镐京不远。友就是第一代郑伯,后人们尊称他为郑桓公。 郑桓公勤政爱民,治国有方,深得人民爱戴,远近的百姓都来归附他。周宣王死 ...
周厉王有一个儿子名“友”,又称“多友”或“多父”,是周宣王的弟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友为诸侯,级别是伯,封地在郑(今陕西华县),离镐京不远。友就是第一代郑伯,后人们尊称他为郑桓公。

郑桓公勤政爱民,治国有方,深得人民爱戴,远近的百姓都来归附他。周宣王死后,周幽王即位,不久就封郑桓公为周王朝的司徒。司徒是王室六卿之一,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相当于后代的丞相,地位很高。郑桓公在司徒任上,一如既往,爱护百姓,勤于政事,赢得了周民的拥护。

郑桓公救国_郑桓公救国的故事_周朝历史

但是,不久以后,周幽王就宠爱褒姒,对阿谀奉承的小人言听计从,对他这个大公无私的司徒却爱理不理,以致天下动荡不安。郑桓公几番劝谏,幽王都不采纳,桓公十分失望。加上幽王越来越无法无天,最后竟点起烽火戏弄起诸侯来!郑桓公忧心忡忡,心知周王室前途叵测,因为郑国就在京城附近,恐怕会殃及池鱼。于是,他便去向足智多谋的太史伯请教。

郑桓公问道:“我预测王室将会有变故,可是又无能为力。我该怎么办?有没有可以逃避的地方?”太史伯占卜一番,沉思了一阵子,才道:“在洛邑以东,黄河、济河之南,虢国和郐(kuài)国之间,有一块福地,也许可以让你的子孙落脚。”郑桓公惊讶道:“那是虢国和郐国的地盘,怎么可能让给我呢?”

太史伯道:“这两国的国君,贪名好利,您要是以司徒的名义提出要把郑国迁到那里,他们必定高兴还来不及呢!”郑桓公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周幽王九年,郑桓公向周幽王请求把郑国搬迁到那个地方。周幽王哪里管这些,马上就同意了。于是,桓公变卖家财,送了很多财礼给虢国和郐国国君,那两位果然高兴坏了,当即让给桓公两个城邑。桓公将妻儿老小和财产都搬迁到那里,为将来举国搬迁做好准备。而他自己,仍坚守在司徒的岗位上。

果然,过了两年,申侯就联合犬戎攻打过来了,将周幽王杀死在骊山之下,郑桓公也同时殉职了。虢国和郐国闻讯,想浑水摸鱼,趁机收回送给桓公的两个城邑,就率兵攻打郑国。郑人悲痛之余,立桓公之子为国君,这就是郑武公。郑武公率领将士,向虢国和郐国发起了反攻。俗话说骄兵必败,哀兵必胜,郑武公打得虢国和郐国落花流水,反过来一举夺取了八个城邑,站稳了脚跟,定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后来,郑武公和其他诸侯一起拥立周幽王之子宜臼为王,并将周的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建立了东周,郑国也于周平王二年全部搬迁过来。郑国不断蚕食虢国和郐国的地盘,这两个国家越来越弱小,郑国的实力却与日俱增,后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