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诗词大全 >

刘叉唐诗《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8-09-19/ 分类:诗词大全/阅读:
【作品介绍】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 【原文】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赏析】 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 ...
【作品介绍】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

 

【原文】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赏析】

  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已有之。如《越绝书》说:“太阿(宝剑名)剑色,视之如秋水。”后来也有以水比剑以至直接将剑称呼为水的。如李贺诗:“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春坊正字剑子歌》)刘叉这首诗不只是在一二句诗中将水与剑相比拟,而是把水剑的比喻作为一个基本构思贯通全篇,更是别开生面。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宝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

  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构思炼字。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水”,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

  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剑时的殷勤嘱咐。“薄”,是迫近的意思。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白居易在《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

 

【作者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自称彭城子,河朔(今河北一带)人。主要活动在806年——820年期间(唐宪宗元和时期)。家境贫寒,常穿破衣木屐。他以“任气”著称,喜好评论时人。曾因酒后杀人,四处逃亡。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写得一手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因此与其他门客不和,拿着韩愈作墓志所得的酬金离去。后来回到齐鲁一带,不知所终。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