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哪位女将军是中共军史上国际电影节获奖第一人?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11-11/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核心提示: 已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并成为正式电影演员的王晓棠,因在《边寨烽火》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青年电影演员奖。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者中第一个获国际奖的电影演员。 文章摘自:《走近女将军》,作者:涂学能,出版社 ...
核心提示:已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并成为正式电影演员的王晓棠,因在《边寨烽火》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青年电影演员”奖。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者中第一个获国际奖的电影演员。
     
    
    文章摘自:《走近女将军》,作者:涂学能,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1952年,经黄宗英推荐,王晓棠在上海参军入伍。看到她当时已能演30多曲京剧,赵丹力主这个灵秀的女孩子最好到总政文工团刚组建的京剧团去。那是个人才荟萃的天地,在那里一定大有发展前途。
    得到消息,王晓棠的父母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女儿已小有成就,并被军队最高文艺团体选中,不安的是女儿只身北上,初次出远门,大人放心不下,他们希望女儿在华东发展。父亲更是爱女心切,连夜从杭州赶到上海,想留住女儿。长说短说,左说右说,一直到火车站的月台上,母亲还没有放弃留人的念头。
    火车快要开了,急得招收王晓棠的黄宗江指着自己左胸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个大字说:“伯母,放心吧。您把女儿交给这七个字,错不了!”
    王晓棠的母亲笑而盈泪:“谢谢!谢谢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政京剧团规定,每天清晨6时开始练功。王晓棠总是自觉遵守。唱、念、做、打、刀、枪、棍、棒,无论是压腿下腰、翻跟斗、跑圆场,还是吊嗓子、练身段、西皮、二簧、昆曲,样样练得汗流浃背,从不马虎,更不偷懒。她没想用这分辛苦换个功成名就,只希望站到舞台上,听到的是掌声而非倒彩。
    1953年夏天,京剧团到西北部队慰问演出。派谁上场当报幕员呢?团长李舒田的目光落在了靓丽的王晓棠身上:大气的台风,甜美的声音,挺拔的身材,非凡的亲和力……越想越觉得报幕员非王晓棠莫属。当天,王晓棠就站在台前当报幕员了。从夏天到冬天,走遍了西北部队。
    事实证明,李团长好眼力!只要王晓棠一登台亮相,观众气氛就相当热烈,尽管演出还没有开始,掌声就在全场响起来了。在舞台侧边候场的演员说:“晓棠的报幕太棒了!”
    在西安一所部队医院演出时,一位伤员是“战斗英雄”,看完京剧团的首场演出后,连续五个晚上都让护士用轮椅推他来看王晓棠报幕,看完报幕就回病房。弄得这个护士心里直嘀咕:“这报幕的比演出的好?”
    这一年,王晓棠荣立三等功。
    1954年3月,王晓棠从总政京剧团调入总政话剧团。
    1955年元旦后的一个雪霁之晨,王晓棠来到白雪皑皑的操场练功。话剧团大门外走进来两个地方衣着的同志。见雪地里有个人练功,这两个地方同志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心中想到,这位姑娘合适。
这两位地方同志,分别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林农和朱文顺,他们正共同执导一部新片。影片中的女主角寻觅已久,但总不称心,便来求助总政话剧团的老演员李壬林。
    又是巧得很。李壬林和林导、朱导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正在雪地里练功的王晓棠。李壬林叫王晓棠进屋,林农、朱文顺只觉眼前一亮,站在面前的姑娘,美丽而纯净,两只亮亮的眼睛更使人过目难忘。两位导演的主意更坚定了:“好!就是她了!”
    暮春时节,王晓棠又只身北上走进长春电影制片厂大门,为银海奉献终生。
    1956年春节,影片《神秘的旅伴》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全国公映,一炮走红。王晓棠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女主角彝族少女黎英,以她纯洁、热情、美丽的形象,吸引了亿万观众。
    时隔不久,还把小黎英挂在嘴边的人们发现正在上映的新片《边寨烽火》中,又出现了王晓棠的身影。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作品,都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影片,所不同的是,这次王晓棠扮演的是一个景颇族少妇玛诺。
    有谁能知道,王晓棠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在云南的深山老林中吃了多少苦呢?学点松明,学打猎物,学刀耕火种……这些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也很少听说过,一切得从头学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那段艰苦的生活体验之后,王晓棠终于获得了成功。在影片上映一年之后,又一份惊喜降到她的身上。
    此时,已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并成为正式电影演员的王晓棠,因在《边寨烽火》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青年电影演员”奖。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者中第一个获国际奖的电影演员。王晓棠当时正沉浸在新角色的创作中———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英雄虎胆》里,饰演女特务阿兰。
    王晓棠用她的才华塑造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反面角色———“阿兰”!既有特务们凶狠、狡诈、歹毒、反动的共性,又有女特务独有的妩媚、冷漠、欺下惧上的特性。观众们再次惊讶起来,不少老演员也禁不住点头称是,想不到王晓棠反面人物也演得这么好。
    《英雄虎胆》不仅在国内观众中引起轰动,在国外上映时也反响强烈。在苏联莫斯科上映期间,当银幕上出现阿兰跳“伦巴”舞的镜头时,场内气氛高潮迭起,跺脚、掌声连成一片。
    1958年,王晓棠参加了四部故事片的拍摄,工作量可想而知。
    两年后,全国各大影院挂起了22位电影演员的大幅照片。其中王晓棠的照片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许多人都将这张照片珍藏至今。
    1963年,一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工作者在敌后斗争生活的故事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再次使王晓棠成为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人物。王晓棠塑造的金环、银环这对姐妹,更是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影片中的金环,是一位成熟而老练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将正直、善良、泼辣、直爽的性格集于一身,嫉恶如仇,古道热肠,是一位有着丰富对敌斗争经验的女中豪杰。
    相对于姐姐,妹妹银环就显得单纯、稚嫩一些,是一位在严酷的现实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知识分子。少先队员们看过《野火春风斗古城》后,在清明节为烈士扫墓敬献的花圈上,写下了金环阿姨的名字。一群战士看过《野火春风斗古城》后,几个战友谈起找对象的标准时,异口同声喊出了“银环”。观众热情的来信,雪花般地飞向王晓棠。
    1963年,中国电影百花奖评选结果中,王晓棠以绝对压倒优势的选票,获得了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社会对她塑造的银幕形象的认同,更是广大观众对她攀登艺术高峰的鼓励。
    然而,这届“百花奖”评奖却未能颁奖,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缺憾。
    厄运正悄悄地向王晓棠靠近。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元帅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