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专家:俞启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7-30/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俞启葆,农学家,棉花专家。早年潜心棉花黄苗、棕絮、卷缩叶等遗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对建设陕西省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推动旱地植棉,开发新疆棉田;组织棉花黄、枯萎病和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发展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做出了重 ...
![]() 俞启葆,农学家,棉花专家。早年潜心棉花黄苗、棕絮、卷缩叶等遗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对建设陕西省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推动旱地植棉,开发新疆棉田;组织棉花黄、枯萎病和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发展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俞启葆的大事记 1910年6月14日棉花专家俞启葆生于江苏省昆山县一个农民家庭 1910年6月14日,农学家、棉花专家俞启葆生于江苏省昆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家乡读私塾,12岁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商科。大事件纠错 1975年9月12日棉花专家俞启葆病逝于陕西西安 1975年9月12日清晨,他以微弱的声音向夫人和儿子、儿媳说:“我过世后,不要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当天晚上便与世长辞。 主要成就: 俞启葆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了棉花遗传研究。他对冯肇传老师收集保存的棉花品种进行了为时3年的精心观察,发现了江苏南通刘海沙棉种具有新的突变性状,并写了《中棉新品种》一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那时,他重点研究棉花心色、瓣色、叶式、蜜腺、花边色的遗传及性状相关。1934年与奚元龄合作在中央大学《农学丛刊》上发表了《中棉遗传研究》。同年又在同一刊物上发表了《棉作叶绿素数量之初步研究》。这两篇文章均被英国《植物育种文摘》杂志收入发表。 他在中央大学当助教期间,曾对孝感棉进行仔细观察,发现有黄苗及卷缩叶的现象,随即抓住这两个形态生理性状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证明,黄苗与其对应性状系一对简单基因支配,定名为CaCa,该基因与支配花青素的基因有连锁关系。卷缩叶与黄绿苗分别受一隐性基因控制。黄绿苗与花瓣色泽、卷缩叶、黄绿苗花青素、叶裂深度等均为独立遗传。他的研究论文《中棉黄苗致死及其连锁性状之遗传研究》和《中棉之卷缩叶与黄绿苗两突变及其连锁性状之遗传研究》先后发表在《科学》杂志,同时刊登在英国的《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Genetics)上。这些发现纠正了当时国内外对这些性状遗传的不够妥当的论述。因为在此之前英国颇有名气的棉作专家哈奇森(Hutchinson)曾对西印度棉之棕絮与鸡脚叶的控制基因定为连锁关系,并以此推断卷缩叶与棕絮也呈连锁遗传。究竟谁是谁非,一时难以定论。后来另一英国棉花学者汉兰德(Harland)与俞启葆经多次书信讨论,最后还是赞同俞的观点。 30年代初,国外学者认为控制棉花花青素变化的基因有6个,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只有5个,且其遗传表达与国外的描述有所不同。俞启葆根据自己大量试验的资料和国外学者进行了反复研讨后,于1940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亚洲棉中花青素多对性新系之研究》一文,阐明多对性无心系与国外的多对性有心系可以平行存在。 俞启葆在棉花新品种选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他不但自己育成一个优良新品种“鸡脚德字棉”,还指导有关科技人员选育出高产品种“泾斯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长时,仍然十分重视棉花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育种工作。在50—60年代,陕西关中一带是我国棉花枯、黄萎病的重病区,造成棉株成片死亡。在俞启葆倡导下,陕西分院的科技人员与外省、市科研单位一起开展了协作研究,先后培育出包括荣获国家发明奖“陕1155”良种在内的10多个抗病品种,控制清除枯萎病危害,防止了黄萎病的发展,为国家挽回1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

深入产区考察生产,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科技人员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前提。俞启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怀着为“解决抗战军民衣被问题”的强烈愿望,利用教学之暇,费时50多天,行程4000余里,考察了四川境内嘉陵江、涪江、沱江流域的植棉情况,写了两万多字的考察报告。四川农业改进所陈让卿同志在此报告印发的后记中写道:“报告对于四川棉区之集中情况,棉农技术之优点劣点、避免天然灾害及推广棉产办法,扩育棉产区域等均有独到见解,颇可供政府之采纳及农学家、企业家之研究。”此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还陆续考察了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新疆等棉区,并且一一撰写了考察报告,提出了对各地区发展棉花生产的宝贵建议,也发表了不少颇有见地的报告文章,见诸报刊,影响较大的有:《论平津保一带的棉种》、《陕西关中旱地发展棉田的意见》、《木棉观感》、《关于提高我国棉花生产和加强棉花科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建议》等。
俞启葆还十分重视国外棉花生产与科研现状和发展趋势,早在1945年初,他借赴美学习之便,对美国各主要棉区的生产和科研情况进行历时3个月的考察,并以《美国棉区一角之鸟瞰》一文,发表在《农业推广通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考察过埃及、叙利亚、苏联等国家的棉花生产与科研工作,并通过著文、作报告或向领导部门汇报,使大家了解到国外最新棉业动态。
俞启葆非常关注棉作生产的发展。由于他的业务基础好,见多识广,生产经验丰富,在就地进行技术指导时,往往能针对症结所在提出对应措施。50年代中后期,陕西的棉花多种植在灌区,但因土地面积小,难以进行合理轮作倒茬,致使虫害日益严重,产量逐年下降,俞启葆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陕西关中旱地发展棉田的意见”,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采纳。在此后的20—30年中,旱地植棉面积迅速扩大,每年约占棉田面积的一半,为陕西省棉花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3年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拟在石河子开发亩产籽棉100斤丰产方2万亩,为论证其可行性,邀请俞启葆会商。俞启葆对新疆情况比较熟悉,他以科学家的高度责任心,历数石河子气候、土壤、降水、灌溉等条件,结合棉花生长发育对外界条件的要求,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分析,发表十分肯定的意见,致使兵团领导心悦诚服地下定决心,很快把这个大面积植棉计划付诸实施。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论剑历史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扩展阅读:
下一篇:如何客观评价王尔琢? 上一篇:新中国开国上将:赵尔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41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3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80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5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84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