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红军早期将领:陈昌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4-07-04/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陈昌浩(1906.9.18-1967.7.30),又名陈海泉,曾用名苍木。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永安堡戴家庄(今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1926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5月任共青团湖北省委宣传部干事,同年赴苏联入 ...
    
    陈昌浩(1906.9.18-1967.7.30),又名陈海泉,曾用名苍木。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永安堡戴家庄(今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1926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5月任共青团湖北省委宣传部干事,同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陈昌浩在武汉地区坚持过一段时间的地下斗争。1927年9月,经党组织选派,他离别已怀胎数月的妻子刘秀贞和长子陈柏生(陈祖泽)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动身前,陈昌浩为妻子腹中的孩子取名“洋生”(陈祖涛),意为“父亲留洋之际出生”。到苏联后不久,陈昌浩便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与张闻天、秦邦宪等人同为中共在苏联的“二十八宿”之一。
    1930年10月,陈昌浩回到上海,12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曾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常委、团中央委员等职。
    1930年11月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他是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三驾马车”(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之一;曾任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获“卫国战争奖章”;1951年回国,担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等职务;1967年含冤辞世,1980年恢复名誉。
    陈昌浩是我军早期最具影响力的将领之一,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他被誉为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的“三驾马车”之一,为红色根据地的建立与红军的发展壮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一:大将军八面威风
    那一刻,张国焘和陈昌浩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长淌,互相用力拍打着对方的后背、肩膀……陈昌浩虽然犯过严重的错误,但是,他是我们老战士心中永远的军神!

    
    1、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对陈昌浩,我不能不多说几句。因为我同红四方面军的官兵一样,对他一直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虽然陈昌浩在回到延安时政治生命基本上就结束了,虽然陈昌浩自杀巳经三十多年了。可是,我必须说,他是我们老战士心中永远的军神!
    陈昌浩是和张国焘一起被上海中央派到鄂豫皖苏区的,张国焘打扮成商号老板,陈昌浩扮成老板的“跟随”。而在此后的许多年里,他俩也的的确确像是这种主人与跟随的关系。陈昌浩对张国焘忠心耿耿,张国焘对他不单是信任,凡事还得让他三分。而且陈昌浩很全面,文能“等因奉此”,武能阵前杀敌。作为方面军的政治委员他对主要负责军事工作的徐向前很尊重,很支持,两人的关系也很好。徐帅的回忆录就能证明我不是信口胡说。中央为陈昌浩落实政策后,他的追悼会也是徐帅让人搀扶着主持的。
    陈昌浩高大英俊,人又年轻,而且,他的所作所为又很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这一点,在战争时期特别容易得到下层官兵的崇拜。
    陈昌浩也的确在广大红军官兵面前表现出了人所不及的神勇之举。
    一九三四年打黄安时,我军把赵冠英的六十九师围得水泄不通。黄安守敌到了拆毁民房当柴烧,杀鼠宰猫做口粮的地步。围城四十天后,我军向黄安城发起了总攻。
    战斗刚刚打响,随着一阵轰鸣声,湛蓝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由北向南快速移动的白点,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机身上印着“列宁号”三个红色的大字。
    这是一架飞机——而且是一架属于红军自己的飞机!
    这架飞机,原是国民党空军驻武汉部队的一架双翼德国容克式高级教练机,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因油料耗尽,迫降于河南省罗山县陈家河村,被我赤卫队员缴获。驾驶员龙文光是四川省金堂县人,经教育后表示愿意为红军服务。为表达对列宁的敬意,苏维埃政府便命名这架飞机为“列宁号”。
    中国人民武装力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空战,被秦基伟在他的回忆录《故乡的战斗》中如实地记载了下来。他深情写到:“在一场大雪之后的一个晴天,我们的飞机果然出动了。大家高兴得简直坐卧不宁。有人兴奋地向飞机喊着‘同志,辛苦啦,下来休息一会再下蛋吧!’有的人嘱咐似地说:‘同志,要下准啊!叫他们也尝尝咱们的厉害!’有的人把帽子、手帕丢上天空;有的人竟跟着飞机跑起来。大家都站在山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飞翔天空的红军第一架飞机。过去,当我们听到飞机声音的时候,感到是那样刺耳,可是今天听着我们自己的飞机声音,是那样悦耳和舒心。”
    红军的“列宁号”向黄安城上空飞来,阵地上立刻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红军战士们跳出战壕,挥舞着红旗枪支向着我军的第一架飞机致意。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