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宗室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三女:保福帝姬赵仙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十六岁,没有出嫁。靖康之变后,于同年三月初七日,宋徽宗等人北上之前,去世于金朝二皇子宋国王·完颜宗望驻扎的刘家寺营寨中。之后追加封号为庄懿帝姬。赵仙郎的名字与年龄记载于《宋俘记》 与《开封府状》 中。
人物生平
帝姬封号
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听从宰相蔡京的建议,皇帝之女仿照周朝的“王姬”称号,一律改称“公主”为“帝姬”。由原来的以国号为名,改为美好的名称。例如:“益国公主”,改称“顺淑帝姬”。“长公主”改称“长帝姬”、“大长公主”改称“大长帝姬”。如果曾经封为两种国号的,则改称四个字,例如:“周国、陈国大长公主”改称“庄孝明懿大长帝姬”。“郡主”改称“宗姬”、“县主”改称“族姬”。
赵仙郎,于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四月六日,封为保福公主。《宋大诏令集》卷第四十·皇女五·封拜五中,有册封赵仙郎为保福公主的册文一篇。
最后于同年五月,又改封为:保福帝姬。
“帝姬”这一制度一共维持了十四年。直到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宋高宗·赵构于同年建立南宋,当时有人认为此号与“帝饥”同音,很不吉利,于是宋高宗在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复旧制,仍称皇帝之女为“公主”。
靖康之变
北宋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 天会五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1127年正月,由于宋朝无法在十日内凑齐金人索要的金银数目,于是金朝要求宋朝拿人来抵债,之后命令宋朝开封府官员,依照皇室谱牒,详细列出所有皇室成员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封号以及官职等,全部登记造册,即《开封府状》一书。并且命令他们尽快出城投降。
二月初七日,宋徽宗带领后妃、帝姬、皇子、宫女等皇室成员出城,前往由金朝国相完颜宗翰,与二皇子完颜宗望(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二子)驻扎的青城与刘家寺两大营寨。
刘家寺寨
初七日当晚,一些帝姬、王妃被送入刘家寺营寨,完颜宗望命令她们换上舞女的衣服,进入营帐在一旁服侍。初八日,又押送到六位王妃、帝姬。初九日、初十日,又押送到九位王妃、帝姬。十一日,又搜出四位王妃、帝姬,都被送到了刘家寺营寨。刘家寺营寨是完颜宗望的驻军营寨,被俘的大部分帝姬、王妃都被关押于此。赵仙郎应该就在这几次被押送的人员中。
十八日,完颜宗望宴请完颜宗翰、宋徽宗、郑皇后、宋钦宗、朱皇后,以及阇母、额鲁观、谷神、阿懒、挞懒、蒲鲁虎、设也马、斜保八位金军将领。入座后,斜保请宗望叫出二十位王妃、帝姬,给他们劝酒助兴。宴会结束后,由于宋徽宗没有答应宗望将女儿洵德帝姬·赵富金,赐给宗翰的长子完颜设也马,宗翰一气之下让在场的金军将领,各自带走刚才给他们劝酒助兴的两位帝姬、王妃。
二十日,由于各个营寨的女子接连死去,二十四日,额鲁观、多昂木、阿懒、蒲鲁虎、固新、挞懒六人,将之前带走的十二位帝姬、王妃,送回了寿圣院,寿圣院是负责关押宋高宗母亲显仁皇后·韦氏、妻子邢秉懿,以及那些年龄幼小的帝姬、宗姬等人的地方。
而宗望、宗翰、设也马、斜保四人,却将他们带走的八位帝姬、王妃留在了自己的营寨中。
根据《宋俘记》中,赵仙郎的其他姐妹最后都被分配给了十八日那次宴会的金军将领,由此推测,赵仙郎应该没有参加那次的宴会,以及《南征录汇》中“赵仙郎于三月初七日,在刘家寺营寨中去世”的记载,可以确定,赵仙郎一直是被关押在了完颜宗望的刘家寺营寨。
去世追封
《南征录汇》记载: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初七日,赵仙郎在刘家寺营寨去世,时年十六岁。
三月二十四日,完颜宗望将赵香云、赵金儿、赵仙郎三位帝姬的尸骨归还给了宋朝。之后开始北返。
或许是由于靖康之变的缘故,《宋会要辑稿》与《皇宋十朝纲要》中将赵仙郎的去世时间改成了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一月,之所以修改赵仙郎的去世时间,是因为这样既缩小了她的年龄,又说明她是在靖康之变之前去世的。
后来,有可能是在南宋宋高宗时期,为赵仙郎追加封号为:庄懿帝姬。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41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3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80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5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84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