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隋朝末淮南义军首领吴王:杜伏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06-08/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杜伏威 (583年-623年5月2日),名 尧 ,字 伏威 ,以字行 [1] ,齐州章丘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 生平 自幼家贫,惯于偷盗,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 ...

杜伏威(583年-623年5月2日),名,字伏威,以字行[1],齐州章丘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


 

生平

自幼家贫,惯于偷盗,与辅公祏是刎颈之交。辅公祏常从姑家里偷羊送给杜伏威吃。因盗案案发,官府追捕,两人落草为寇,时年十六。大业九年(613年)逃窜到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地区,组织山贼,与辅公祏率众起义。后转战到淮南,渐渐扩张势力,自称将军,陆续合并苗海潮部、赵破阵部等起义军,势力大增,屯并六合,威胁江都(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境),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烧死。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派虎牙郎将公孙上哲率军前往镇压,双方战于盐城(今江苏盐城),公孙上哲军队被全歼。次年(617年)伏威又击败名将陈棱率领的隋军,乘胜破高邮,之后在淮南的历阳(今安徽省和县)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又合并江淮各部,占有江淮间广大地区。伏威善治军,能与将士同甘共苦,每次战斗,将士皆奋勇冲杀,争效死力。所获财物,皆赏将士;战死者,以其妻妾殉葬。故将士皆为他战,所向无敌。伏威又实施减赋税、废殉葬、惩贪污等措施,逐渐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大业十四年(618年),杜伏威向东都(今河南洛阳)越王杨侗称臣,获封为楚王,拜东道大总管。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由于唐朝实力强大,便归安于唐朝,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预宗正属籍,封其子杜德俊为山阳公。次年,击败李子通,将根据地迁至江南的丹阳(今江苏南京)。武德四年,唐军攻围洛阳,伏威遣兵助战。

武德五年(622年),秦王李世民镇压河北刘黑闼、徐圆朗,连下十余城,淮北震动,七月,召杜伏威入朝,临行前以辅公祏留守丹阳,将兵权交给右将军王雄诞,辅公祏心生不满。武德六年(623年)春正月[2],朝廷以伏威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以示宠遇。同年八月,辅公祏伪称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兵败被杀。此时距杜伏威和辅公祏共同起事已十三年。武德六年三月廿七日(623年5月2日),杜伏威因为忧惧而死,虚岁四十一。兵败后,辅公祏伪造的书信被发现,唐高祖不辨真假便除去杜伏威之官,并籍没其家眷。贞观五年二月廿一日(631年3月29日),唐太宗诏令以国公礼安葬杜伏威,派别将戴士文监护丧事,当年四月庚寅廿日己酉(631年5月26日)将杜伏威安葬于雍州万年县义善乡少陵原[1]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