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如何评价明朝将领李景隆?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02-20/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朱棣能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当然有他自己雄才伟略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忽略他的对手实在太草包了,尤其是李景隆,简直是拱手把好兄弟朱允炆的江山送给了朱棣。 李景隆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一的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袭爵成为曹国公,从小就备受朱元璋 ...
朱棣能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当然有他自己雄才伟略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忽略他的对手实在太草包了,尤其是李景隆,简直是拱手把好兄弟朱允炆的江山送给了朱棣。
image.png

  李景隆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一的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袭爵成为曹国公,从小就备受朱元璋喜爱,由于和朱允炆是同辈,所以两人相近,朱允炆登基之后成为其心腹爱将。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名义起兵靖难。作为仅存的开国将领,65岁的耿炳文被朱允炆任命为主帅,统帅30万大军(实际上13万左右)进剿“燕贼”,然而耿炳文不是朱棣的对手,败下阵来。初战失利引起了朱允炆的重视,他接受黄子澄的建议,决定派出心腹爱将李景隆,统帅50万大军进攻北平。

  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平,本应该坚守北平的朱棣听说领军之将是李景隆后,哈哈大笑,竟然领着主力北上解围永平,让姚广孝辅佐世子朱高炽守城,完全未把李景隆放在眼里。

  果不其然,李景隆真的不争气,50万大军耗时几个月愣是没有把北平城打下来,等到朱棣解了永平之围,还顺道北上大宁,找宁王“借来”朵颜三卫,回师北平,和北平守军内外夹击,50万大军瞬间溃散,南军惨败。在此之前,朱棣的主力不超过3万,北平守军估计也就万数,而且多是老弱病残,经过此役,投降的南军不计其数,均被朱棣收编,燕军逐渐强大。

image.png

  李景隆惨败的消息传回南京,朝臣都要求杀李景隆以正军心,朱允炆不听,还为其开罪,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李景隆权力不够大,兵力不够多,下诏赐予李景隆生杀大权,并增兵至60万,整个山东、河南、河北地区兵力尽归其调遣。

  朱允炆想证明自己看人是对的,然而事实再一次打脸。白沟河一战,李景隆60万大军再次惨败,经过此战原本朝廷对朱棣的兵力优势化为乌有,双方进入焦灼状态。开战之初,朱允炆以全国之力与朱棣的北平一城做斗争,轻松调集百万大军碾压数万燕军,本以为能很快平定叛乱,经过李景隆两战,彻底葬送了大好局面,揭开了朱允炆走向覆灭的序幕。

  败逃的李景隆一刻也不敢逗留,逃回了南京。朝堂之上群情激愤,众人都要求杀李景隆,朱允炆还是饶恕了他,闭门在家的李景隆胆战心惊,保不齐哪一天朱允炆扛不住群臣的压力,就会要了自己的项上人头。

image.png

  建文四年,燕军渡过长江,杀向南京,朱允炆想借着南京做最后的抵抗。南京的城墙是朱元璋修建的,又高又宽,使人望而生畏,凭借南京城内的守卫军以及徐辉祖的指挥,守上一年半载绝对没有问题,到那时天下勤王部队到了,朱棣自然不战而败。但是让朱允炆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心腹爱将李景隆竟然打开了金川门,迎燕军入城。朱允炆最后依赖的堡垒从内部被攻破了,只能绝望地在皇宫内自焚。

  朱棣登基之后,没有忘了这位“大功臣”,仍然保留他的曹国公爵位,还加封太子太师,使其位于百官之首,但是高官厚禄引来的是同僚的鄙视,朝堂之上群臣羞与他为伍,就连靖难功臣也是如此。

image.png

  永乐二年,周王弹劾李景隆,朱棣顺势撸了他一切职务,让其以国公爵位赋闲在家,不得面圣,也许朱棣对这样的草包和叛徒也不耻吧。同年,又有大臣弹劾李景隆僭越之事,朱棣下令夺去其爵位,圈禁,一直到永乐末期去世,什么时候死的也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李景隆这样一位“大人物”竟然是“生卒年不详”!何其讽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