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明朝黎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0-10-29/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 [1] 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 ...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 [1] 
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蔼翠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奢香摄理贵州宣慰使职后,筑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岁。
朱元璋特遣专使吊祭奢香,同时敕建陵园、祠堂于洗马塘畔。 [2]  对于奢香夫人的功绩,朱元璋曾赞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3] 
奢香夫人是彝族著名女政治家,作为一个民族头人,在国家加强西南地区统治的形势下,为贵州建省创造了必要条件,客观上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统一。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水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巩固了西南边疆,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她改良本民族文化、学习汉文化的举措,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实我们都听过奢香夫人这样一首歌曲,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奢香夫人其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民族女英雄,甚至就连朱元璋也对她称赞不已,称她的归附,能够抵十万雄兵。

  那么奢香夫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奢香夫人生于1358年,是元末明初川南彝族土司彝族部落的公主奢香,自幼聪明能干,好学深思,其实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元末明初云南地区,当时这个地方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土司建立以来的政权。

  这些土司世代生长在这个地方,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而且云南地区山高林密,不适宜大军征讨,因此以后历朝历代都对这个地方安抚,并且授予官职,使他们世袭,1375年年仅17岁的奢香嫁给了当地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陇赞·霭翠,所以后来人们都称呼她为奢香夫人。

image.png

  这时候正是明朝初年,大明王朝虽然建立,但是在当时各地还存在很多蒙元的残余势力,其中一部分就盘踞在云南,他们勾结当地一些土酋,企图阻止明军进入,当时朱元璋派遣大军征讨,路过云南,就不可避免的与当地的土司打交道。

  奢香夫人丈夫霭翠已经于1381年去世,这时候儿子年幼,奢香夫人就代替自己的儿子世袭贵州宣慰使的职务,这时候面对这明军的进入,奢香夫人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帮助明军,也正是在奢香夫人的帮助下,最终明军肃清了云南地区的蒙元残余势力。

  虽然云南蒙元势力已经被清扫,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旧有的土司制度,这件事情也十分的难办,三年后明朝派遣驻贵州指挥使马晔,对这个地方的土生土长的居民十分的歧视,甚至骄纵蛮横,大肆杀戮彝族人民,并强迫奢香交纳赋税。

  此时贵州正遇上灾害,颗粒无收,奢香夫人无法上缴赋税,于是马晔将她抓住,严刑拷打,使得当地的民众颇为怨愤,甚至后来奢香属下四十八部头人,早已恨透马晔,得知奢香受辱,更加愤怒,即带领兵丁聚集。战事一触即发。

  只不过奢香夫人并不愿意造反,他在贵州宣慰副使宋钦之妻刘淑贞的引荐,走诉京师,向朱元璋面陈马晔逼反的真象。朱元璋一方面对于马晔这种酷吏深感厌恶,但是同时他对云南这些土生土长的政权十分的忧虑,因此他询问奢香夫人,如果除掉了马晔以后,你们该怎么办,奢香夫人慨然回答:“愿令子孙世世不敢生事”。并即表示“愿意刊山凿险、开置驿道”。

image.png

  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朱元璋随后命令除掉了马晔,并且开设驿道,使得云南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随着后来改土归流以后,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的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