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宣示大明强大实力永乐帝举办大阅兵各国争相示好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7-01-07/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国家的重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当然作为一个国家的强大,阅兵能向其他国家站展示自己国家的军队实力。那么在古代有哪些阅兵?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一个国家来说,阅 ...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国家的重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当然作为一个国家的强大, 阅兵能向其他国家站展示自己国家的军队实力。那么在古代有哪些阅兵?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1_副本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一个国家来说,阅兵既是宣示国家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扩大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在古代,阅兵的理由也大抵如此。明朝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就曾经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大阅兵”。

  说到明朝阅兵,就不得不说说明王朝建立初期的“国际形势”。

  明朝是推翻元朝而起,但成吉思汗建立的“四大汗国”三个仍在。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调动40万大军,分三路北进,把远逃漠北的北元皇廷彻底打成“游牧民族”,但此后,大量曾在元朝任职的蒙古族、回族官员,流亡到中亚、西亚各国,这些“外来的和尚”拼命地鼓动所在国君主对明朝采取敌视态度。

  1370年,西察合台汗国权臣帖木儿发动政变,推翻西察合台汗国,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在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后,随即开始了远征中国的准备,派间谍到北京活动,并在接待埃及使臣时当众羞辱被扣押8年的中国使臣郭骥,随后在撒马尔罕召开“蒙古人大会”,打出“反明复元”的旗号。但蒙古本部的鞑靼以及瓦剌反派使者至南京通报消息。

  永乐四年,帖木儿大举东征,号称百万大军,实际兵力20万,而此时,明王朝在河西以及哈密早已严阵以待。然而不久后,帖木儿病逝于东征路上,一场大战烟消云散。

  此后,帖木儿帝国诸皇子争位,陷入内战,所谓东征中国,可谓痴人说梦。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