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揭秘包青天其实只干过两件漂亮事儿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27/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民间传闻,北宋名臣包拯手中的权力非常大,“三口铜 ...

  民间传闻,北宋名臣包拯手中的权力非常大,“三口铜铡”上管君、下管臣,牛得不得了。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这回事儿。首先,他当官没有传说的那么牛;其次,他手中的行政权力也极其有限。

  包拯在民间被尊称为“包公”或者“包青天”,是执法如山、为民做主的班头,位极人臣、执掌权衡活判官,据说皇帝曾钦赐给他龙、虎、狗三口铜铡刀——上管君王不正,下管朝臣不忠;老百姓就更甭提了,清除几个市井无赖还用得着开封府费事吗?单说大人物吧,死在包拯铡刀底下的有当朝国舅、东床驸马以及数不尽的贪官污吏,还有自己的亲侄子……戏曲里的黑脸包公总像戴着一副大墨镜,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可使皇家低头的权力,自然能让老百姓产生深深的敬畏。也就是说,包公在文化上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他在正史中的实际作用。毕竟,他让水深火热的中国老百姓,模迷糊糊地看到了一点虚无缥缈的生存希望。

  给皇帝找个活爸爸,搞“姜太公在此,诸神让位”,这是中国民间的一大恶作剧。老百姓有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总想自己说了算;可怜,出门怕外人,在家怕老婆,一辈子也碰不上个发号施令的机会,于是,清官就成了水深火热的精神寄托。那是中国人以特权取代特权的童话,也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治梦”。他们的意志一经盖上“开封府”的官印,立刻就骑在了朝廷的脖子上,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也要跟着喏喏连声、点头哈腰;否则,开铡!老百姓供奉包青天,犹如睁眼瞎盼望黎明,即使包拯借尸还魂了,也没有平常人什么事儿——毕竟,他是皇上的人。

包青天

包青天

  《宋史》中的包拯并非天天端坐在开封南衙,抬着铡刀,跟别人过不去,他的功名也是一寸一寸熬上来的。很难想象,皇帝会愚蠢到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加一个“紧箍咒”,被外人看管着。尤其赵宋,“不经过流血而诞生的政权”,文臣武将长时间地掌握一种权利,都难逃被猜忌、被掩杀的厄运。作为一名没有政治背景,单靠进士出身熬上来的普通官吏,他的相翅蟒袍、三口铜铡都是民间神化的道具。正史对他的评语既不算吝啬,也不算慷慨;只勾勒了一个正面角色的粗略轮廓: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