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十位权臣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在 中国历史 的长河中,无数权臣能在朝政上武威无限,在政治风云中总是稳住阵脚,他们作为功臣的栋梁之才,功高盖主,祸必降之。那么, 中国历史 上得以善终的权臣有哪些?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中国 历史网 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权臣NO.10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权臣能在朝政上武威无限,在政治风云中总是稳住阵脚,他们作为功臣的栋梁之才,功高盖主,祸必降之。那么,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权臣有哪些?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权臣

  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权臣NO.10 洪承畴(清朝)

  南明名士夏完淳被俘后痛骂洪承畴的典故可谓是尽人皆知,但单以清朝开国而论,洪承畴确为清朝坐稳江山的功勋人物,清军入关的基本战略是他制订的,南明的反抗烈火也是他主持扑灭的。特别是他在江南等地区软硬兼施的施政方略,为清朝统治者坐稳江山起了重要作用。其实在永历政权败亡以后,清廷内前明汉臣的日子就成了王小二过年了,吴三桂等手握重兵的地方军阀自不必说,如洪承畴这样的内阁大员也日益受到猜忌。顺治十六年,永历政权覆灭后,时任南方五省总督的洪承畴也被以“目疾”的理由召回京修养,解除了他专镇一方的大权。且并未给他任何的封赏。老洪历经明清两朝,久历宦海沉浮的老官僚,自然闻得出这其中的政治风向标。返京后的老洪一直称病在家,基本不过问任何政事,到了康熙元年,随着顺治的去世和满洲四大臣的辅政,老洪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彻底结束了,于是就很识趣的上书告归。并于三年后病逝于家。对于老洪来说,保全自己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激流勇退的精神,更在于他死的恰倒好处。八年以后,云南王吴三桂举兵造反,爆发了震撼清廷的三藩之乱,而当初吴三桂之所以能够镇守云南,恰是老洪在永历政权败亡前向清廷建议的结果。倘若老洪当时还健在的话,恐怕也是难脱干系。和张弘范一样,老洪也确实是一个死的是时候的人物。   

汤和

  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权臣NO.9 汤和(唐朝)

  说实话,能在唐宗宋祖手下讨活路的功臣并不稀罕,能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寻个善终,才是真正的奇迹。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史实已是耳熟能祥,可汤和偏偏能在一次次政治浩劫中安活下来。老汤与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他不仅仅是老朱的功臣,更是老朱的“发小”。童年时和朱元璋一起放牛,青年时正是他的一封信把窝在破庙里讨生活的朱元璋拉上了造反之路,才有了穷小子变皇帝的神奇过程。朱元璋濠州投军时,汤和还是朱元璋的上司,可从那时候开始,老汤就对朱元璋必恭必敬,成为朱皇帝最早的铁杆亲信。以汤和的履历和地位,在建国后他不可能不招致朱元璋的猜忌,但汤和的优点正是他这种“识时务”的判断力与处事方法。对比明朝建国后蓝玉的飞扬跋扈与胡惟庸的弄权,汤和却基本做到了与世无争,实为老资格元勋的他极少炫耀自己的功劳,更不参与功臣之间种种争权夺利的敏感斗争。元朝灭亡后,汤和是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后来倭寇扰边,又是汤和受命戍守山东沿海,确保了明朝海疆的安全,功成后毫不争功,把朱元璋的赏赐分给故交后归养故里,这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也使老朱终于对他放下了戒心。老资格的汤和在明朝建国后的官位远不如许多功臣那样显赫,而他的结局无疑却是最好的,说起这位老好人的一生,真让人感叹吃亏就是福   

张弘范

  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权臣NO.8 张弘范(元朝)

  要问谁是南宋王朝最后的掘墓人,答案不是如伯颜等蒙古名将,却恰恰是这位叫张弘范的汉人。南宋都城临安是他打下来的。赵昰的东南小朝廷是他扑灭的,最后的崖山战役,也是他全歼了张世杰的水军,迫使宋朝君臣跳海自杀,终于替元朝政府拔掉了宋室皇朝的最后一颗小苗,可谓是对元朝政府居功至伟。单从军事角度讲,老张确实是不世出的将才,他亲手指挥的多场宋蒙战役都可堪称是歼灭战与攻坚战的经典,最后的崖山会战更为后人引为冷兵器时代最高水准的海战范例。这样一个手握重兵又极负军事才能的汉将,不被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