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李鸿章与两广独立:一次流产的黄袍加身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3/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岭南的气候一向潮湿溽热,对一个年过七旬、经常咳血的老人而言,广州显然不是久居之地。然而,当朝廷调任他回北方担任直隶总督的时候, 李鸿章 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悦之情,相反,他干瘦的身子在宽大的藤椅里越陷越深。 雨后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声嘶力竭的蝉鸣 ...

  岭南的气候一向潮湿溽热,对一个年过七旬、经常咳血的老人而言,广州显然不是久居之地。然而,当朝廷调任他回北方担任直隶总督的时候,李鸿章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喜悦之情,相反,他干瘦的身子在宽大的藤椅里越陷越深。

  雨后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声嘶力竭的蝉鸣。与静谧的南方相比,帝国的北方此刻正受到一种狂热的支配。离开紫禁城的时日已久,李鸿章一时间也很难判断出这艘衰腐 古老的帝国航船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偏向。催促他北上的电报雪片般飞来,德国公使克林德被击毙的时候,荣禄电报里的语气已经近乎于哀求。做了一辈子消防队员的 李鸿章,这一次的反应却显得相当迟钝——帝国的航船无疑已经严重偏向,但他却还不能确定,这种偏向是否已经严重到了船毁人亡的地步。

  北上之前,他决定顺道先去一趟香港,见一见英国港督卜力(Henry Arthur Blake)。因为卜力希望他能够以两广为基地,在中国南方建立一个新政府。

  一次流产的黄袍加身

  卜力不是第一个企图给李鸿章“黄袍加身”的外国人,将李鸿章推上帝国权力金字塔的尖顶,在西方列强那里,是极有传统的。早在甲午年间,美国人就曾经策划过一场密谋,企图趁日本攻陷北京之机,在中国实现改朝换代,由李鸿章父子取代清朝统治中国。

  这场密谋涉及到的三个美国主角分别是:李鸿章的私人秘书兼顾问毕德格(w.pethick),美国陆军军官、铁路工程师兼承包商威尔逊(j.h.wilsion),以及美国前任国务卿、马关议和期间担任李鸿章顾问的科士达(j.w.foster)。时间是1894年9月。

  当时国势累卵:清政府在平壤、黄海两次关键性的战役中遭到了沉重打击,军事上已经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在将清军驱逐出朝鲜和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之后,日军又分两路大举入侵辽东半岛;日本国内舆论也大造声势,宣言要让“旭日军旗”“进入北京城”。

  毕德格此刻正在美国筹措对华铁路开发事务,他向好友威尔逊言及当前的中国局势,认为遭到日本沉重打击的清政府已经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毕德格断言:要使中国从 混乱中摆脱出来,李鸿章是最合适的统治者。因为事关机密,毕德格给威尔逊的信没有署上真名,而用的是“月中人”,并嘱咐威尔逊“阅后烧毁”。

  毕德格和威尔逊都参加过美国的内战。威尔逊毕业于西点军校,内战之后成为一名铁路工程师和企业家。甲午年之前他曾到中国作过铁路考察,还在颐和园架设过一条 供慈禧娱乐用的火车轨道,一直怀有在中国拓展其铁路业务的雄心。毕德格1874年就来到了中国,做过美国驻天津领事馆的副领事,后来成了李鸿章的私人秘书 和顾问,同时还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的英文老师。二人1886年相识,并很快成为至交,为美国资本开拓中国市场,是他们的共同志向。

李鸿章与两广独立:一次流产的黄袍加身

  威尔逊很赞同毕德格在信里提到的“倒清拥李”的设想,但他认为,要做成这样一件大事情,需要几个具有一定身份的人的合作。威尔逊心目中的首选合作者是科士达。他建议毕德格去访问科士达,争取他的赞助。

  科士达曾担任过哈里逊总统的第二任国务卿,享有美国“专家外交第一人”的美誉,对中国一直兴趣浓厚,与李鸿章、张荫桓、曾纪泽等晚清重臣都有过密切的交往。 国务卿卸任之后,一度担任过中国驻美使馆的法律顾问。科士达对李鸿章评价甚高,称之为中国“第一位最进步和开明的政治家”。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