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眼中的老北京 元朝的城墙是白色的?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在他们那个时代环游世界可不容易。交通不发达,甚至语言也是个很大的障碍。可是马可波罗却来到了中国。而且在他的游记中,还有关于中国的描述。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元代老北京城墙,令人惊讶的是,他明确地写道,它被涂成白色。
元大都城墙东西7400米,南北长6650米,周长28.6公里,高约10至12米,完全由夯土制成,外面没有包城砖,采用的是宋代筑城法,即在墙内先设永定木,然后再加横向的纴木,然后加土夯筑。
由于北京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被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议以砖石包覆,但因财力不足而作罢。后元廷专门抽调军队,负责收割芦苇、编织苇席,每年入夏以苇席覆盖城墙墙体,称为“苇城”,民间俗称“蓑衣披城”。后因惧怕起义百姓放火焚烧苇席,终止了“苇城”之举,改为每有墙体松垮塌方时临时征调民夫修补。
元城墙从建设到今,已有700余年,经长年雨水剥蚀,所剩无几,目前只存西段、北段遗址,共计12公里,高仅剩2.7—7米,为植被所据。
可见,这种土墙就算涂成白色,遇雨也会被冲刷干净,且中原历来没有给城墙涂白的习惯,因白有丧的意味,老北京唯一涂色的城墙是紫禁城,用的是红色。
难道是马可·波罗看错了?
其实,在马可·波罗那本大名鼎鼎的传记中,类似错误层出不穷,比如他说“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但事实上,元大都是长方形;他说“城墙底宽十步,愈向上则愈窄,到墙顶,宽不过三步”,显然也不准确;他说皇宫中装饰着战士的图形和战争的图画,亦难找到证据;他甚至说宫廷的窗户中使用了玻璃,更是有些匪夷所思。
最奇怪的,是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的描写,说它有24个拱,可卢沟桥只有11个拱,还说它桥墩用石狮子装饰,但只要去过卢沟桥的人就知道,它桥墩上没有石狮子,只在桥柱上刻有石狮子,马可·波罗还说桥面上铺了雕刻了花纹的石头,这亦不符合事实。这些离奇的细节,让人怀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卢沟桥。
曾有人认为,马可·波罗说的是另一座桥,并非今天的卢沟桥,可按他游记记载的方位寻找,却没有发现新的古桥遗迹。可见,他说北京元城墙涂成白色,恐怕也不靠谱。
马可·波罗自称在中国生活了17年,还“管理”了扬州3年,但在他的游记中,关于中国的地名多是突厥语音译,比如称北京为“汗八里”,如果他真的被忽必烈任为官员,为什么不用蒙古语或汉语称呼呢?
到目前为止,中文史料中还找不到马可·波罗的任何证据,很多人怀疑其作品中所写的种种,并非亲身经历,而是道听途说的集合。当然,《马可·波罗游记》原本已佚,目前留下的抄本多达140多种,不同人在抄写中可能添入了新内容,但这也说明,这本书记载的内容未必可靠,引用时应多加小心。
kk历史网推荐:
忽必烈怎么死的?忽必烈的死因原来是这样的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41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3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80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5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84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6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