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吗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2-10/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赵括纸上谈兵是战国时期的一起著名的历史事件,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只是所有的美名都在长平之战中化为飞灰,《史记》中的一句话:括军四十万降武安君尽坑之。更是让赵括一辈 ...

  赵括纸上谈兵是战国时期的一起著名的历史事件,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只是所有的美名都在长平之战中化为飞灰,《史记》中的一句话:“括军四十万降武安君尽坑之”。更是让赵括一辈子甚至永远背负上了失败者、无能者的名号。

  那么,知道赵括纸上谈兵是怎么回事吗?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吗?以下见分晓。

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吗

  赵括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湘南杂咏》,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但要说赵括纸上谈兵,其实有点冤枉了赵括。

  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吗

  首先,赵括的时代还没有纸,没有纸就说人家是纸上谈兵,这有些牵强。

  更主要的是,要历史地看赵括,看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经过变法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赵国虽然偶尔有过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战胜秦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败势已经不可逆转。长平之败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战争开始前,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笃,赵王只得派廉颇出战。可是廉颇初战就失利了,没办法,不得不坚壁不出,死守在营垒里。

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真的是只会纸上谈兵吗

  让赵括替代廉颇,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更非赵括暗中买官,而是赵王的旨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组织安排、上峰命令。退一步讲,即使赵括请战,作为一个青年人,大敌当前,欲为国抗敌,也无可非议。问题是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赵王,不该让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带兵打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任命赵括为主帅,是赵王的错。

  刘向《列女传》说: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臧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