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名人 >

箕子佯狂是怎么回事 箕子与微子的关系是怎样的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16-11-08/ 分类:历史名人/阅读:
箕子佯狂 箕子,本名胥余,商朝末期的太师,是纣王的伯父,帝乙的哥哥,封地在箕。他的贤名和比干、微子一样,被称为“商末三仁”。 箕子佯狂,意思是箕子披散着头发,像发疯之人一样。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荒淫无度,他劝谏多次都没用,比干以死相谏,被纣王 ...

  箕子佯狂

  箕子,本名胥余,商朝末期的太师,是纣王的伯父,帝乙的哥哥,封地在箕。他的贤名和比干、微子一样,被称为“商末三仁”。

  

1.jpg


  箕子佯狂,意思是箕子披散着头发,像发疯之人一样。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荒淫无度,他劝谏多次都没用,比干以死相谏,被纣王剖心供人观赏,他自知再劝谏只会落得和比干一样的悲惨结局,为免受奸臣妖姬陷害,只能假装发疯,被纣王囚禁起来。后来多数时候是指古代那些逃避乱世超凡脱俗的狂士。

  箕子佯狂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为了自保,暂时委曲求全,他对国家的忠心是无人能够怀疑的,曾经有人劝他像微子一样离开殷商,他说如果离开自己的国家,就是在用行动来张扬君王的恶行和国家的惨无人道,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不会这么做,也不忍心这么做。

  箕子佯狂是聪明人的做法,是君子“能屈能伸”的表现,但是箕子的品格是极其高尚的。殷商被西周灭国,西周的武王来请教箕子商朝被灭的原因,箕子不说话,因为他不愿意说故国的坏话,然后告诉武王为君之道,武王请他到朝廷为官,他直接拒绝,说是即使殷商灭亡,也不愿做周国的大臣,后来武王再次来请箕子,他匆匆忙忙带着一群商朝的老臣,逃到箕山以东,就是今天的朝鲜国。

  箕子非常有才能和政治抱负,那时的朝鲜国还是蛮夷之国,他教化当地百姓、制定法典、重视农业生产、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现在朝鲜国还保留箕子墓和众多遗址。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