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系列: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3)
当上中书令后,张九龄开始以CEO的方式,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主张的,是休养生息的策略:少打仗,少征税,扶持农业,整顿吏治,把一些混日子的官员,剔除官场。
因为张九龄30年的职业生涯,大部分在地方上,所以他的改革,更多是偏向农民,为老百姓做事,得到表扬也多。
当然,官要做的久,光讨好老百姓是不够的,还要拉拢亲信,方式就是升他们的官。
张九龄是文人、作家,文章写的好,对他脾胃的年轻人,也都是这方面的人才,比如孟浩然、王维,语文的课本上,还有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
据说早年,诗圣杜甫,也写过诗集,寄给张九龄,可惜当初张宰相太忙,杜甫呢,太年轻,写作的水平有限,两人就错过了。
成为宰相,不可避免的,就是需要接触,权力的核心部分,包括太子问题,而张九龄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政治智慧,就不够了,站队太早,从一开始,他就坚定的站在原太子李瑛这边。
结果,因为一件事,宰相没了。
公元737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宰相牛仙客,因为太激动,说错话,得罪了皇帝,被打死,而周子谅的幕后老大,就是张九龄,当初正是他推荐了周子谅,作为连带责任,张九龄被罢官。
张九龄,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宰相(四大宰相系列)
宰相没得当了,去荆州,做了大都督府长史,从此告老还乡。
公元740年,生病去世。
关于张九龄,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被人说道的最多,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安史之乱的参与者,安禄山。
张九龄作为读书人,是看不惯安禄山这种武将的,安禄山第一次见宰相,没有留下好印象,当时张九龄对他的评语是: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公元733年到公元736年,安禄山两次讨伐契丹,仗都打败了,上报朝廷,张九龄给的回复,就一个字:杀。
结果当然没死成。
安史之乱后,作为安禄山最有名气的反对者,张九龄的传奇,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延伸阅读: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37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2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77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3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37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4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