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大臣崔浩怎么死的?北魏崔浩之死!
盛世修典,自古而然,北魏亦然。太武帝专门成立了一个写作班子,至于叫石一歌还是十三妹,已经不可考了,反正是崔浩领衔,高允、张伟辅助。当然,太武帝是给了方针的,那就是:放开写,要实事求是,不扬善,也不隐恶,是什么样儿,就写成什么样儿。
有了这样开明的老板,具体做事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很快,《国书》就杀青了。本来,皇上编撰这部书的目的,是要给后代看的,无非是要后代从中获得一些教训,把江山代代相传下去,其作用,跟《资治通鉴》差不多。即使要出版,大约也是在小范围内,比如,出内部版什么的,或在县团级以上传阅,反正不是要它成为畅销书。因为,皇上没有那么傻,把家丑扬得天下人都知道,那样的话,还怎么愚民,不,御民呢?但这个,皇上没有有言在先。
可是,崔浩也不该没有请示就擅自做主,把《国书》刻成了碑石,立到了国道旁啊。车水马龙的,南来北往的,影响多不好啊。其实,出这个馊主意的也不是崔浩,而是崔浩手下的两个秘书,他们还建议,把崔浩的《五经注》也一同镌刻了。秘书的用意是给崔浩抬轿子,这样就可以向全国彰显崔浩秉笔直书的高贵品质了,崔浩还落得一个搭车出版的便宜事儿,因为,这样高规格的出版,可不是每一人都能享受得到的,你知道花了多少银子么?说出来,吓死你,300万两!刻的碑石立起来,整整有100来米长。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是瞒不过皇上的。有人就举报了,说崔浩非法出版,而且,诽谤污蔑祖先,讥讽刻薄当下,应该杀头。皇上就把崔浩抓起来了。皇上亲自审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崔浩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崔浩被行刑的时候,卫士数十人往他身上撒尿。崔浩死得很惨,还被灭族了。
崔浩之死,有点不值。株连九族,尤其不该。照理说,崔浩混到那样一个高位,恃才傲物,在所难免。但是,他怎么能连起码的政治敏感都没有呢?一个国家的历史,怎么能够不让皇上定稿就擅自发布呢?为尊者讳,历来是一个优良传统,之所以延续1000年(从孔夫子开始),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样地操之过急,这样地不请示不汇报,干脆你来当皇上得了。你以为你是谁?你这是替谁说话?是替皇上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
相比之下崔浩的同僚高允就成熟多了。人家也说实话,但是,只给皇上一个人听,听得皇上汗颜、出糗,也没有第三人看到。高允活了98岁,寿终正寝,君子慎乎其言。皇上这样评价高允,其实,也是顺带着把崔浩批评了一通:“皇上和老爸,是一个概念,老爸有错,做儿子的为什么不写文章、发帖子满世界张扬呢?他们只是私下里含蓄地温柔地向老爸提出来。其实,你们这些大臣啊,只要把皇上当老爸侍候,就不会有什么大错了。动不动就上折子,还刻成了碑,这是咒朕啊。你是为朕好呢,还是给自己增加政治资本,整一顶直臣的桂冠戴上?还自以为是在尽忠,简直是添堵、添乱!你们看看高允,这才是忠臣。”
皇上的一席话,崔浩当然是听不到了。而且,崔浩的后来人大约也没有听进去,所以,犯颜直谏、脑袋搬家、祸及子孙的悲剧才一再重演,令人惋惜。其实,皇上也很惋惜崔浩就这样死掉了,因为,崔浩实在是一个人才。杀崔浩不久,太武帝听说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重,不久病故的消息,非常难过,说“李宣城可惜”,立刻又说,“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孙殿英简介 孙殿英东陵盗宝为什么要扒慈禧的内裤
历史名人/阅读:4337 -
和西施齐名的美女郑旦是谁 郑旦和西施谁才最美丽
历史名人/阅读:5872 -
历史上的芈戎在究竟是谁?芈戎是楚国谁的儿子
历史名人/阅读:4977 -
甄宓是谁 甄宓凭什么“贵不可言” 甄宓怎么死的
历史名人/阅读:3603 -
历史上的果亲王允礼与熹贵妃 他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历史名人/阅读:437 -
汉朝和亲公主之解忧公主简介及一生的贡献 解忧公主有几任丈夫
历史名人/阅读:194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