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参加科考中了状元宋徽宗怎么处理的?
其实不仅他们主观上不用考试,客观上朝廷也不会允许这些皇子考试。因为一旦皇子都参加科考,那公平如何保证?难道主考官敢让皇子落榜?因此,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参加过科考的皇子几乎没有。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宋代就曾经有一位皇子乔装参加科考,他就是赵楷,宋徽宗赵佶第三子。
我们都知道,宋徽宗是一位琴棋书画皆有所成的大家,尤其是他的书法和绘画,在宋代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过他,这位皇帝的文学艺术细胞遗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赵楷。这位皇子大约才华太盛,非要找一个地方去试一试自己的才学。于是,他想到与天下读书人一决高下,乔装参加科考。
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 他居然中了状元。后来他爹宋徽宗怕天下人说他儿子以皇家势力欺负天下读书人,所以对外公布时还是让第二名王昂为状元,但实际上状元仍是赵楷。

如此一来,问题来了,到底当年赵楷的状元是怎么中的呢?难道说天下的读书人,真的才华不如这位含着金钥匙的皇子?为此,有人专门翻出了赵楷流传至今的诗文,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去一探赵楷才学的究竟。以赵楷最具代表性的三首绝句为例:
《览梦得所藏李伯时画吴中三贤像因各书绝句》
其一
杞菊萧条绕屋春,不教鹅鸭恼比邻。
满身花影犹沈醉,真是江湖一散人。
其二
已将勋业等浮鸥,鸟尽弓藏见远谋。
越国江山留不住,五湖风月一扁舟。
其三
西曲淅淅动高梧,目送浮云悟卷舒。
自是归心感秋色,不应高兴为鲈鱼。
从这几首诗来看,赵楷的诗才似乎并不算太惊艳。第一首,写菊花萧条,一位江湖散人,纵酒沈醉,忘却烦恼。第二首写一位功成名就之人,在建功立业后被渐渐淡忘,最后只能学范蠡五湖泛舟。第三首,意境有淅淅梧桐,浮云卷舒,仍旧是一幅悲秋、伤秋的情感体验。最后一句,“不应高兴为鲈鱼”,简直是大白话入诗。因此很多人认为赵楷文才一般,这样的诗才都能中状元,难道宋代科考难度不大?又或者他还是利用皇子身份得了方便,作弊了?
这样的怀疑,其实是比较小家子气的。因为对于赵楷而言,重要的不是状元之名,而是希望通过考试真正认清自己的实力。因此作弊之说,应该并不成立。至于宋代的科考难易,只要想想苏东坡当年都没有考上状元,苏洵苏老泉更是一辈子都没中进士,我们也能知晓一二。所以说宋代科考简单的人,恐怕要去问一问欧阳修、范仲淹这些宋代的进士了。
事实上,赵楷的上面几首绝句表面上看,似乎意境一般,神韵普通,但是考虑到这些诗句乃是结合画作而写,或许就会有另一番观感。所谓意在象外,赵楷对江湖散人,五湖泛舟,甚至对鲈鱼的同情与理解,都显示出他内在的宽广和洒脱。作为皇子,他却难能可贵地有一番出世的心意,其内在原因,就是因为他更看重的是人性的彰显,和作为人的追求与诗意。
在他的一首残诗中,他曾经如此写道:“西风吹岸着浯溪,玉洁摩空十丈碑”,何等气势如虹。他在惊涛骇浪中,问道:“崖下漫郎应在否?”他没有得到回应,就像他的人生,注定是悲剧性的,注定是不自由,于是他只能将诗情抒写于诗中。
他何尝不想发挥自己的才能,要么金戈铁马,要么诗词遣兴,成不了太祖朱元璋那样的好皇帝,也可以成为雅致的诗人,高洁的画家。事实上,在文艺领域他做到了,他的诗书画和他的父亲一样,臻于化境。然而,他或许应该恨生在帝王家。靖康之变,他被金人俘获,最后死于韩州。如此再回首看他当年写的诗,“江湖”也好,“扁舟”也好,是多么美好。也许一开始这位皇子就预料到自己的命运,因此格外珍视一种江湖之上,一叶扁舟的诗意生活。
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我们唯一记得的,关于皇子赵楷一生的最高光点,反而正是当年他的状元及第。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历史
Recommend article-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为何并没有赵飞燕?
历史解密/阅读:3700 -
唐朝女性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阅读:3301 -
馆陶公主为什么会下嫁?馆陶公主和陈午幸福吗?
历史解密/阅读:7053 -
历史上各朝代刺激生育都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阅读:6764 -
古代结婚需要多少彩礼
历史解密/阅读:5272 -
古代皇帝选妃的三大标准
历史解密/阅读:3978
热门历史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