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历史解密 >

古代隐士隐居后靠什么生活?

论剑历史网 - www.680069.com/2021-10-22/ 分类:历史解密/阅读:
在《论语泰伯》中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样的句子,这就是在些隐士出现的时机。每当社会动乱或者改朝换代的时候,隐士就会变多,唐代和宋代除外。在《史记 ...

在《论语·泰伯》中有“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样的句子,这就是在些隐士出现的时机。每当社会动乱或者改朝换代的时候,隐士就会变多,唐代和宋代除外。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很多对中国历史起了重大作用的隐士,想必大家也很好奇。古代那些隐士隐居后靠什么生活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商讨商讨。

古代那些隐士隐居后靠什么生活?

一、在归隐之前就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受很多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总会觉得隐士就是超脱世俗的存在。可是只要是人就需要解决“吃喝拉撒睡”,没钱怎么可能活的下去呢?所以他们大多是先仕后隐的,积累了不少财富后,才选择隐居。这些资产足够支撑他们过上悠闲又情趣高雅的日子,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退休”。

二、踏踏实实过日子

我们都知道开创田园诗的陶渊明吧,他算得上是中国古代隐士的代表。历史上的大部分隐士,要么是怀才不遇之下的无奈选择,比如孟浩然;要么是暂时退隐保命,另找机会出仕,比如唐寅;要么就是胸怀大志,却等着人来请出世,比如诸葛亮。只有“五柳先生”陶渊明是真真正正的喜欢田园生活的,在隐居中享受着自然的乐趣。

三、靠才华吃饭

这些隐士大部分都是满腹才华,只可惜时不待我,他们就只能靠自己的文采求生活。比如唐伯虎因为受到考场作弊案和宁王事件的打击,不得已远离官场。但是又身无分文,身体虚弱,于是就只能靠卖字画维生。再比如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过着隐居生活,连皇帝都会派人去找他问意见,这些赏赐也足以生活的不错了。

这就是古代隐士的大概收入来源了,在我们看来隐士都是情趣高雅、淡泊名利的人。

美女手机壁纸 〖寻图网〗

趣读历史

历史行业推荐公众号:历史阁楼公众号

更多有趣的历史,更多有趣的野史趣闻!欢迎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ID-(xue_lis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热门历史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论剑历史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论剑历史网自媒体 联系QQ:168151051 Email:v1686688@qq.Com | Copyright Www.680069.Com.论剑历史网.著作权所有 | ICP备案:湘ICP备2022006757号-20 | 未经本网协议不得私自复制粘贴转载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